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修业年限:四年
培养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科学素养、国际视野和专业竞争力。具有计算思维能力、工程伦理意识、终身学习意识与持续自我提升的能力。系统掌握计算机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具有计算机应用工程实践能力,能够胜任软件开发与评测及与之交叉的机器人设计与应用等工作岗位,成为适应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
师资队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结构合理、实践能力突出、理论功底扎实、教学科研能过硬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现有专业教师2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1人,获得博士学位的12人,其余均为硕士研究生学历。
课程设置
核心基础课程包括: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机器学习、信息安全、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人工智能导论等。
专业方向课程包括:
1)软件系统设计与开发模块:Java高级编程、移动端应用设计与开发、嵌入式软件设计与开发、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开发综合实验。
2)软件评测与软件质量管理模块:功能自动化测试、性能测试、代码可靠性测试、软件安全测试、企业级软件测试综合实验。
3)机器人工程模块:机器人结构设计、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基础与应用、机器视觉、机器人工程综合实验。
专业特色
本专业秉承“厚基础、重实践、强特色”的培养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科学素养和国际视野,以及计算思维能力、工程伦理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的训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工程实践、参与学科竞赛、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机会,对口就业率高。2024届毕业生,50%以上的学生在省级专业竞赛中获奖,近30%的学生在国家级专业竞赛中获奖,另有约20%的学生获得人社部颁发的软考中级证书。
就业前景及部分优秀毕业生
毕业生能够胜任软件开发与评测及与之交叉的机器人设计与应用等工作岗位。
许凯乐,2024届毕业生,中共党员。毕业后就读澳门大学计算机语言学专业研究生。
赵金秋,2024届毕业生,中共党员。毕业后就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研究生。
孙建国,2024届毕业生,中共党员。毕业后就职北京市电通电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测试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