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县矿工素质与现状调查报告
安全工程系 08级劳动安全管理一班 李曌
一、调查背景、目的和任务
调查背景:煤矿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但与其他产煤大国相比,我国的矿难死亡人数令人触目惊心,其中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煤矿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下。而作为一个正在发展的旅游城市,腾冲县的工业经济支柱仍离不开矿产,且如今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愈加受到国家的重视,构建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具有极其重大的政治与社会紧迫性。所以作为连接安全与生产的枢纽——矿工,他们的现状和素质更加需要我们的关注。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了解腾冲县矿工对职业道德基本知识的掌握,是否知道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在工作的应用;是否有适应本单位安全专业基础知识的能力;以及矿工现在的工作状况是怎样的;他们面临的困难是什么;有什么建议或见解;如何去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那些问题。
调查任务:在调查中做到能够从一个专业和理性的角度去看问题,尽量把问题问清,从矿工们的角度去找出他们所关注的事情,记下调查的结果进行整合、分析,从而总结出腾冲县矿工的现状和素质,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调查形式及过程
调查形式:问卷、采访、网上搜索。
调查过程:
1. 与几位所认识的矿工进行交流,了解有关煤矿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自己所要调查的内容有大致轮廓并确定了这次调查的主题。
2.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情况,我上网搜索了一些关于矿工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以及整个煤矿领域内矿工的现状,并做好记录,以便了解腾冲县的矿工素质是否达到要求,现状是否趋于整体情况。
3. 将得到的信息和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删减,结合实际情况,创建了一份对矿工现状和素质的调查问卷。
4. 向矿职工人员发放了5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5份,并统计结果,对其进行了分析总结。
5. 主要采取访问的形式和矿工进行交流,以便更加直观的得出结果和听取他们的建议。
三、调查内容和结果
1. 腾冲县的矿产主要包括铁、铅、锌、锡、锰、钨、金属硅等金属矿和硅藻土、硅灰石、高岭土等非金属矿,重点发展的矿业深加工项目包括铁矿、铅锌、锡矿和硅灰石。绝大部分矿业公司是私营企业,实行个体承包制,每个大老板承包一片矿山,下面的每个小老板承包一个矿洞,每个矿洞再招聘一定数量的矿工。
2. 煤矿专业工程技术人员青黄不接,矿工文化素质较低。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要素,然而煤矿却成为文化素质低下劳动力的集中地。于腾冲而言煤矿工作环境差,工资不高,从事矿工职业既艰苦又危险,因此煤矿在吸引人才和高素质员工方面较之其它行业处于劣势,许多煤矿都存在工程技术人员越来越少的问题。并且矿工的文化水平都只在初中以下,文化素质相对而言较低。
3. 通过采访和回收的问卷发现腾冲县的矿工有相应的培训,例如爆破时还要考爆破证,并且矿洞也会进行定期检查,工作也要签订合同,但他们都不太清楚自己的权益,绝大部分都是法盲,工作都没有什么福利,对于安全防护知识了解不多,单位也没有定期进行体检。
4. 矿工在从业过程中,一般只戴安全帽,安全措施不完善,大多数企业不配发防护服,员工
的工作流动性很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回收的45份问卷中发现,从事矿工职业的大多
是农民,只有15%的矿工学历在初中以上,20.3%的矿工加入了工伤医疗保险,74.5%的矿工月收入在1000元至3000元。
四、调查结果分析和认识
调查结果分析:
1.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出我县(腾冲县)的矿场存在的问题与我市(保山市)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极为相似,都包括了以下几点内容:
①安全生产理念和认识不高。
②安全生产管理粗放。
③员工生产技术和知识缺乏。
④生产技术落后。
⑤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差。
⑥法律意识不够。
⑦安全生产执法力度不够。
⑧安全检查的形式需要改进。
2.调查结果显示出我县矿工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职业素质水平一般。于目前的形式而言,从事矿工职业既艰苦又危险,因此煤矿在吸引人才和高素质员工方面较之其它行业处于劣势,许多煤矿都存在工程技术人员越来越少,员工素质低、技能差、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难以满足安全生产需要。有初中以上文化素质的劳动力不愿到煤矿井下工作,文盲、半文盲的矿工占了绝大部分,大部分小煤矿事故都与井下没有专职技术员、矿工不懂安全规程,违规操作有关。有很大一部分矿工是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到矿场工作,他们对自己的职业并没有多大热情,只要不出错,自己不受伤就可以了,只有很少一部分矿工热爱自己的工作,从业时仔细认真。
3.目前我县矿工的整体现状是绝大部分都没有掌握专业的工程技术,对《煤矿安全规程》的内容都不了解。绝大部分矿工是法盲和半法盲,对自己所拥有的权益都不太清楚,安全生产的理念也不是很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措施并不完善,只有少部分的矿场给矿工配发了相应的防护装备,绝
大部分矿工在作业时只戴有安全帽,防护措施极差;例如在爆破一个矿洞时,矿工都知道等矿洞的烟雾散尽了才能进矿洞,但进矿洞时很大一部分矿工只戴上安全帽和手套,都没有其他的防护
工具。由于对自己的权益不太清楚,绝大部分矿工生活都没有福利,月工资是按矿洞出矿的产量来算提成,他们的平均工资都不是很高,部分有家庭的矿工工资仅够供孩子上学,所以也有一部分矿工的孩子仅仅读完初中就辍学了。而且很大一部分矿场对矿工的身体都不进行定期体检,所以很多矿工在长期从事这项工作时,身体可能已经存在潜在的职业病患。
调查结果认识:
1.在和矿工交谈的过程中,刚开始他们并不敢和我透露这些情况,我问了原因才知道他们怕说了之后追究责任会连累到自己,毕竟很多东西都是心照不宣的。还好我和他们中的一些人认识,说明了自己的来意,他们才很配合我的调查。这也说明了一点,很多看似表面光鲜亮丽的地方,里面不一定也光彩熠熠。大多数企业都对自己的员工有要求,如果员工对自己的权益不了解,无形中就成了被宰的羔羊,加之员工怕单位找茬时牵连到自己,所以很多时候都不敢透露出企业的现状,自己身边存在哪些安全隐患也不了解。
2.很多矿场对于小型的伤亡情况并不上报,双方采取私了的方式解决,所以即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统计煤矿死亡人数时也不能得到最确切的数字,所以我们看到的每年煤矿死伤人数下降时并不能说明煤矿生产领域的安全问题在逐渐消除,只能说在一些大的事故中矿工的死伤率降低了,安全问题得到了重视,但总体的安全问题仍不容忽视。2005年6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把提高煤矿职工队伍素质作为一个重要方面的内容,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足以证明矿工的素质对于整个矿业安全生产领域的意义重大,这更加需要引起矿场的重视。
五、相关对策措施及建议
俗话说“有的必有失”,在矿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矿难带来的损失也是巨大的,我们打着“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的旗号,就必须要做到名副其实。对于这次的调查我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和对策:
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定期检查矿场时,可以对矿工的身体素质进行相应的抽查。让
矿场对矿工进行定期体检是不太可行的,但若有了安监局的参与,矿场的执法力度必将大大提高,矿工的健康状况将得到改善。由于抽查的不定性,可以确保大部分的矿工能够进行体检,这样在从事矿工职业时,可以消除潜在的病患,做好预防工作,对于职业病患者还可以得到矿场的补助,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2.要组织矿工学习安全知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矿工素质的提高在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国家可以定期到各个矿场宣传安全的重要,组织矿工一起学习安全知识,增强他们的安全理念,同时让矿场的负责人了解到职工生命的重要,需要对职工负责。让矿工明白自己的权益,掌握《煤矿安全规程》的内容,增长自己在矿业方面的知识。整个矿场的人员都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要仔细认真,不能存在侥幸心理,有丝毫懈怠。要从整体上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甚至避免,真正做到安全生产,减少事故的发生。
3.建立健全并落实各项制度。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状况,当遇到问题时,总有人推卸自己的责任,结果导致同样的事情下次还会发生。在矿业领域这个高危工作场所,员工必须要落实好安全责任制,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责任意识,层层落实,要切实抓好董事长、总经理、矿长、班组长第一责任者的责任,强化责任主体,抓好安全工作。每天企业现场治理人员对每一个生产环节、每一时段生产过程都要做到监测治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违章行为,同时对工作情况都要做到有书面记载,并报告有关矿领导;主管安全生产的副矿长要将每一周的工作情况及时梳理、总结,并报告给矿长以及有关的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企业矿长要认真审核每项工作,做好总结,并指示下一步的工作。遇到问题,每一级的领导干部都不能推卸自己的责任,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真正改变矿工的现状。
4.搞好安全培训工作并付诸实践。我们都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矿工而言光是纸上谈兵而不付诸实践是行不通的,矿场需要搞好安全培训工作,强化对《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生产规程的宣传教育,并且让矿工知道每一道工序如何操作,自己的身边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如何避免它们,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做到安全生产。
5.矿场要配发完整的防护装备,保证矿工的安全。矿工在工作的时候防护措施一定要齐全,不能存有侥幸心理,认为防护服等装备没起多大作用,还有碍自己工作的效率,要为自己和生产着想;矿场的老板也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要配发给员工相应的防护设备,不能为了省钱而置矿工的生死不顾;监管部门在抽查时必须要严肃对待矿工的安全问题,
对于防护措施不齐全的矿场要给予处理,并让主管人员配发相应的防护装备,不能认为这种事情与安全的关系不大,对其视而不见,要知道一些大的事故往往基源于这类小的事情上。
采访中大部分矿工建议自己的工资能有所增加,能够多给自己一些福利。煤矿要实现本质安全、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必须有数量充足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较高文化素质的矿工来保证;而煤矿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升矿工素质,首先必须解决煤矿从业人员待遇问题。当然想要在短期内提升腾冲县矿工的素质是不可能的,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县里的不断支持和人们思想的觉醒。
六、调查总结
通过这一次的调查,我发现腾冲县矿工的素质相对不高,矿工的法律意识不够,工作场所周围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最重要的是这些隐患都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并且他们对于自身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是很高。很多矿场的安全生产理念和认识不高,安全生产管理粗放,生产技术落后,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差;监管部门的安全生产执法力度不够,安全检查的形式需要改进。总而言之,这次调查,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看到了我们所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上的应用,并且增长了我的社会实践经验,为以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我将继续努力,好好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争取能够将自己的价值展现出来,为他人提供帮助。
七、参考文献
1. 石泰峰、赵铁锤、周慧《安全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2. 石少华.《安全生产法》条款解析.中国石油出版社,2003
3. 腾冲县人民政府网http://www.tengchong.gov.cn/tcxzwwzd/3315219972279500800/20060824/62657.html
4. 《煤矿安全规程》2010版
http://wenku.baidu.com/view/02d6d0114431b90d6c85c7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