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共青团工作要点
团委各部门、学生会、各系(院)团总支:
2009年我院共青团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团的十六大精神,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五四”运动90周年等为契机,根据2009年北京市共青团和全总机关共青团工作要求,围绕学院的中心工作,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继续拓展“微笑北京·和谐先锋”主题活动的内涵和外延,将重要时点举办重大活动与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工作相结合;将对时事政治和重大事件的正面宣传引导与维护校园稳定相结合;将巩固志愿者工作长效机制与活跃新时期和谐多元的校园文化相结合,努力实现共青团工作再上新台阶,带领全院青年为学院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引导青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按照学院党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统一要求和工作安排,引导团员青年联系自身成长成才实际开展学习,提升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水平。
2、组织富有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以组织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重要活动和“红五月”、第五届金秋文化艺术节为契机,广泛开展理论学习、社会实践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团员青年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巩固和发展团员青年教育阵地。加强团校、团属刊物、广播站等阵地建设,充分发挥网络等现代传播方式的引导作用,引导团员青年正确看待社会热点及敏感现象,提升团员青年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
4、加强青年群体的思想引导。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团体的积极作用,引导其正确发挥吸引力、影响力,扩大团员青年思想教育工作覆盖面。
5、进一步完善学院维稳工作组织体系。认真总结奥运期间学院稳定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成立学院共青团维稳工作小组,建立应急处理预案。形成从团支部、团总支、团委到团市委,层层上报的信息报送机制。要充分发挥基层团学骨干联系学生、了解学生的优势,加强维稳工作的群众基础。
二、以服务青年成才为根本,促进青年全面发展
1、树立成才典型,发挥示范作用。加强团委年度评优、北京市级优秀的推荐工作,树立团员青年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激励优秀团员青年竞相涌现,在全院树立“学习榜样、争当榜样”的良好风尚。
2、开展青年创业活动,服务青年成才。贯彻落实团市委有关要求,积极争取相关企事业单位支持,拓展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认真开展毕业生见习工作。组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广泛动员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实现就业创业。通过“挑战杯”科技与创业竞赛,开展青年创新创业活动,丰富青年创业途径。
3、推广奥运志愿服务精神文化成果。继续开展“微笑北京·和谐先锋”主题活动,普及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深入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志愿者组织建设,丰富和拓展志愿服务项目。加强志愿者培训,提高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4、推进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青年的社会适应能力。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俭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工作体制。积极组织大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和带领青年在实践中奉献社会,增长才干。
5、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完善大学生素质评价体系,客观翔实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加强团的建设
1、深化和活跃基层团的工作。坚持“党建带团建”,使基层团建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加大对基层团组织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力度。进一步深化推优入党工作。
2、成立团校,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开办团课,通过团史教育、政治理论学习、座谈等,开展团干部的培训工作,提高团干部应对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能力,成长为“党放心、青年满意”的青年干部。
3、履行团的根本职能,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积极探索和创新吸引和凝聚青年的有效载体和途径,进一步延伸工作手臂,拓展工作领域,努力实现团组织教育引导全体团干部、服务带动全体团员、覆盖和影响全体青年、服务和贡献全社会的工作目标。
共青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委员会
二〇〇九年二月二十三日
抄报:学院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