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教学实践

2012-04-28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 


      为规范实施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指导和考核,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的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是一门全校性的公共必修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进行综合培养和检查的教学形式,是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认识、分析和解决社会与人生问题的重要过程。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使大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情况,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中学到的基本原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力所能及的实际问题。
 
      二、社会实践学分与时间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共2学分,实践时间统一安排在前两学年的第一至第四学期进行。

      三、社会实践形式与组织方式社会实践的形式分为社会考察、社会问题调查、社会工作体验等三种形式。社会实践的组织方式主要采取分散自主式社会实践。学生既可以以适当的方式在家乡或社会上开展实践,也可以以我院各专业实践基地为依托,在专业实践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内容,完成实践任务。

      四、社会实践要求
      1.学生自愿结合组建实践小组的,应在本班内结合组建,并使每个实践小组的学生数不多于8人。
      2.学生必须按规定要求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提交《社会实践报告》。
      3.《社会实践报告》可以写社会问题调研分析报告,也可以写社会考察或社会工作体验的经过与心得体会。字数根据实践教学的情况而定,一般在1000-6000字。
      4.《社会实践报告》中必须充分反应调研开展的实际过程,如问卷表、访谈笔录、图片资料或其他能够反应调研过程的资料。
 
      五、实践报告提交大三第一学期开学时,要求各班学委将《社会实践报告》以班级为单位统一送交本班思想政治理论课指导教师。

      六、社会实践成绩考核
      1.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成绩由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负责评定。
      2.社会实践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四级记分制评定。
      评分标准如下:
      优秀:能出色地完成社会实践任务,达到社会实践的全部要求。报告题目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能很好地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社会问题,感受深刻,思想认识得到升华;全面如实地反映个人或小组所进行的社会实践工作,数据准确真实;结构规范完整,内容很充实,语言非常简洁流畅;格式和字数符合要求。
      良好:能较好地完成社会实践任务,达到社会实践的全部要求。报告题目具有积极意义,能较好地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社会问题,感受较深刻;能如实反映个人或小组所进行的社会调查工作,数据准确真实;结构规范,内容充实,语言流畅;格式和字数符合要求。
      中等:完成了社会实践的主要任务,达到社会实践的基本要求。报告题目具有比较积极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理论联系实际,能如实反映个人或小组所进行的社会调查工作;结构比较规范,内容比较充实,语言比较流畅;格式和字数符合要求。
      及格:社会实践态度端正,完成了社会实践的主要任务,达到社会实践的基本要求。报告题目恰当,有积极意义;基本能理论联系实际;有一定感受,但感受肤浅;基本能如实反映个人或小组所进行的社会调查工作,结构基本规范,语言基本达意;格式和字数基本符合要求。
      不及格:社会实践任务完成得不好,没有达到社会实践的基本要求。报告题目消极,理论脱离实际,应付了事;不能如实反映个人或小组所进行的社会调查工作,有大篇幅明显地摘抄痕迹,且没有任何说明;结构不规范,内容贫乏,语言不流畅,词不达意;格式和字数不合要求;弄虚作假。
      3.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成绩为不及格:
      (1)不按规定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
      (2)没有按时上交《社会实践报告》;
      (3)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主题不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要求;
      (4)《社会实践报告》及其他相关材料弄虚作假,欺骗教师和学校;
      (5)有其他应该属于成绩不及格的情形。
      4.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成绩不及格或未进行社会实践者,原则上按下一年级的要求进行补修。
 
      七、本教学大纲从2012级学生开始试行。


学校首页体育委员会数学建模部门信箱:jcb@ciir.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