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师资力量 > 计算机教研室

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课调查报告之一

2010-04-12


计算机教研室到工商大学交流学习 

      2009年6月12日,基础部计算机教研室全体同仁就计算机教学,到工商大学计算机信息学院进行了交流学习。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交流学习活动,使我们的教师开阔眼界,以互动交流、实践研讨等形式促进教育、教学之间的思维碰撞,从中获取最直接的、最鲜活的工作经验,从而找到、找准我院计算机教学工作的结合点,促进教学的持续发展,达到切实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同时在落实校教师的教学思路方面更有章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 精细的准备工作是考察、学习工作得以圆满完成的前提 

    第一部分:基本了解课程设置情况和培养方案  


    第二部分:了解和考察计算机网络考试的有关内容 

    (1)网络考试系统的软件、硬件配置; 
    (2)组织管理、维护、应用; 
    (3)网络考试对教学的影响。 

    第三部分:对各位教师希望获取的经验进行总结如下 

    (1)怎样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2)常规教学有哪些特点? 
    (3)课程内容如何设置? 
    (4)特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5)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二、精心安排交流学习时间是有效进行交流和学习的有利保障 

    本次交流活动通过精心设计、在为期半天的交流学习时间内,工商大学的有关领导和老师非常重视,可以说是将学校和自己的多年工作做积累下来的经验毫无保留的和大家进行了交流。

    1、听取计算机信息学院院长介绍基本情况; 
    2、听取工商大学计算机信息学院副院长,计算机教研室主任介绍工商大学具体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情况。 
    3、听取主管网络教学与考试的老师介绍有关网络考试和网络教学的经验。 
    4、我院计算机教研室主任介绍我院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基本情况。 
    5、集体交流。(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多媒体教师的应用情况,学生上机学习情况,网络考试具体运行,网络考试对教师授课内容的影响,对学生日常学习导向的影响等等) 
    6、参观工商大学的网络教学硬件及软件设施。 

      这次交流的特点是:教师在进行交流学习中,从中发现问题,自己反思自己教学中问题,改进教学。 
      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们的相互合作,不单纯是参与者个人智力的简单叠加,而是群体间的思想碰撞,这种碰撞带来个体原有认识上的超越,产生质的变化。 
      通过本次交流学习,对于工商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有了非常全面的了解,从中看到了我们应该改进和努力的方向。 

    三、提交学习感受是深化交流效果将之提升为理念的有效途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交流学习,各位教师都深有感触;工商大学的资源既丰富又最有借鉴意义。在返程的路上,我校各位教师交流的言谈中,体现出他们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和自身都有了深深的思考。 
    思考一:不断学习交流,提高教师素质。 
通过这次交流活动,我们看到了教师间的真诚有效的合作和网络考试系统管理者的奉献精神。由此我不禁反思:需要是最直接的动力,而切合实际的交流是需要的源泉。 
    思考二:学校应该有自己的教学模式。 
交流活动中我们发现,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发展模式,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模式。 
    思考三:网络辅助教学------最具研究价值的发展方向 
要从院校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教学规律,开展网络辅助教学,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


学校首页体育委员会数学建模部门信箱:jcb@ciir.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