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师资力量 > 政治理论教研室

井冈山考察系列报告之二-郭海龙

2010-04-12


井冈山革命老区参观调研报告
 

基础部 政治理论教研室 郭海龙

     暑假期间,在张方伟主任带队下,我们政治理论教研室一行7人去江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参观调研。在短暂的几天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井冈山精神已经融入每个井冈山人的生活,井冈山精神永垂不朽。
 
     井冈山精神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战争硝烟中孕育而成的。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井冈山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新方向、新道路——井冈山道路,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精神体系的最初原型: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和人文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的积淀,是革命战争年代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的凝聚,是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无产阶级思想作风与道德情操的集中体现。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井冈山精神以其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流淌不息的精神血脉。 

      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语重心长地说:“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丢了。”1972年邓小平视察井冈山,深情地说:“井冈山精神是宝贵的,应当发扬。”1989年,江泽民来到井冈山,郑重提出:“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井冈山精神,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需要发扬井冈山精神。” 

      我们一行七人来到井冈山,瞻仰了井冈山革命纪念馆、黄洋界、毛主席故居等革命圣地,走访了当地群众,受到了一次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感受颇多。我们觉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要有一种精神。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英烈用鲜血与生命培育的井冈山精神,是江西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也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井冈山精神,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样需要发扬井冈山精神。当然,对革命传统要继承又要发展。我们应该把革命优良传统和改革开放以来焕发出的新的时代风貌结合起来,熔铸成新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并把它贯注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有力地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井冈山精神有丰富的内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井冈山精神尤其要弘扬三个方面的精神。第一,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精神;第二,矢志不移、百折不挠的精神;第三,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精神。 

      井冈山精神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井冈山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英烈用鲜血与生命培育而成的,而且是在江西这块红土地上培育出来的。它属于江西,又不完全属于江西,而是幅射全国、光照全党的。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言,它是江西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也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井冈山精神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优良精神传统的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链条的开端。在雄伟壮丽的中国现代革命精神长河中,井冈山精神是“源头”,而随后形成的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是井冈山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不同时期的延伸、深化和发展。 

      井冈山精神要熔铸成新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精神理念和价值选择,是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民族品格,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既是一种历史的积淀,又是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不断演进的。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族精神必然会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中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都蕴涵着井冈山精神的“遗传基因”。井冈山精神是中华民族“脊梁精神”的重要内核,是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井冈山精神的优良传统必须和改革开放以来焕发出的新的时代风貌结合起来,“熔铸”成新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并将它“贯注”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以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做好这种“熔铸”、 “贯注”工作,是新世纪我们弘扬井冈山精神责无旁贷的使命。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就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目的是为了敢闯新路,敢闯新路的前提是实事求是。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内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杰出代表。邓小平曾经指出:“中国革命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找到了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道路。”这条革命道路就是井冈山道路。井冈山道路是一条有别于苏俄模式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中国式的革命新道路,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大创举。这条新道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的形势下,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辟蹊径“闯”出来的。这种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给我们当今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新路以深刻的启示。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我们要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才能奋力开拓实现小康社会和民族复兴的更为广阔的发展新路。 

      矢志不移、百折不挠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矢志不移、百折不挠本质上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政党、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共产主义的理想与坚定不移的信念,是井冈山军民一切力量的源泉,也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所系。井冈山的斗争,有辉煌与胜利,也有低迷和挫折。在井冈山斗争的“三月失败”和“八月失败”时,边界阴霾四起,红军和群众中都有人提出“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理智面对,从理论上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给予了科学的回答。他坚定地认为:“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不但没有疑义,而且必然地要作为取得全国政权的许多力量中间的一个力量。”毛泽东不愧是个战略家,在井冈山时期就提出了“取得全国政权”的伟大构想。这种深邃的目光、远大的理想,正是他信念坚定的突出表现。毛泽东的坚定信念一经确立就矢志不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著名论断,正折射了一种信念的光辉。这种坚定信念、矢志不移的井冈山精神,给我们当今坚定地走改革开放、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以深刻的启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永远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要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艰苦奋斗、勇于奉献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中国革命是经过长期的艰难奋战才取得夺取全国政权的伟大胜利的。这个胜利始于井冈山。在井冈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打倒资本家,天天吃南瓜”的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依靠群众,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白手起家,自办被服厂、造币厂、红军医院等,开展赤白贸易,活跃市场经济,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中国革命历史的新篇章。期间,无数英烈和井冈山军民作出了巨大而无私的奉献,实践了“为主义而牺牲”的崇高诺言。这种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井冈山精神,给我们当今传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进行党的先进性建设以深刻的启示。“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秉公从政,廉洁自律,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勇于应对各种挑战,励精图治,战胜困难,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总之,在井冈山几天的参观访问,我们受益匪浅,身心都受到一次洗礼。新的学期就要开始了,我们一定以井冈山精神为指导,搞好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为共和国60岁生日献礼!


学校首页体育委员会数学建模部门信箱:jcb@ciir.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