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部学术讲座
讲者:李实,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京师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讲题:提高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时间:待定,另行通知
地点:校本部教学楼阶梯一教室
讲者简介
职务
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收入分配与劳动力市场研究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
主要兼职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德国劳动研究所(IZA)研究员 北京大学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 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署、国家发改委等机构的项目专家。
研究领域 收入分配、公共政策、贫困、劳动力市场
工作经历 2005年7月— 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者特聘教授 1996—2005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 1991—1996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研究员 1986—1991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助理研究员
教育背景 1982 — 1984年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读研究生并获硕士学位 1978 —1982年 南京大学经济系学习并获学士学位
国际交流与合作 2002年1—9月,日本一桥大学任教授 1991—2001年,6次前往英国牛津大学经济系进行合作研究 1993—2005年,8次前往瑞典哥德堡大学从事合作研究 1990年8月—1991年6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 1986年9月—1987年10月,荷兰伊拉斯姆思大学进修
作为研究项目负责人组织的课题 2007—2012年,劳动部、福特基金会、澳大利亚政府项目管理办联合资助“城乡劳动力流动追踪研究” 2006—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与社会公平” 2007年 国家统计局人口司委托项目“缩小收入差距,建立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2002—2005年,福特基金会和瑞典国际开发署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中国收入差距与社会政策” 2000—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研究项目“中国收入分配的理论与经验研究” 1999—2001年,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招标项目“中国城市的贫困与失业” 1996—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收入分配的动态分析” 1996—200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政府、企业、个人三者分配关系” 荣誉和奖励 2007年获联合国人类发展奖 1994年获孙冶方经济学奖 1996年、2000年、200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 1999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6年获华盛顿研究中心研究奖
主 编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主编)中国财经出版社1999年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合著)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经济转型的代价》(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III》(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 李实,《透视中国农村贫困》(合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
李实,《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5-趋向公平的人类发展》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6年。 李实,《中国发展报告2007-在发展中消除贫困》,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7年。 China"s Retreat from Equality: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transition, (editor), M.E. Sharpe: New York, 2001
- Inequality and Public Policy in China, (edito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 Lishi, “Income Inequality and Public Policy in Chi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pril 2008. Lishi, “Unemployment, Inequality and Poverty in Urban China”,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Lishi, “China’s Retreat from Equality: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transition”, M.E. Sharpe: New York, 2001.
学术论文
- 1. 佐藤宏,李实,“中国农村地区的家庭成份、家庭文化和教育”,经济学(季刊),2008年第4期
2. Sylvie Démurger, Martin Fournier,李实,魏众,“中国经济改革与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不同地区职工工资收入差距的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第2期 3. 李春玲,李实,“市场竞争还是性别歧视——收入性别差异扩大趋势及其原因解释”,社 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 4. 《人力资本、行业特征与收入差距》(与罗楚亮合作),《管理世界》2007年第10期 5. 《收入分配与社会和谐》,《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5期 6. 《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的地区差异及其解释》(与王海港、刘京军合作),《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 7.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新估计》(与罗楚亮合作),《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8. 《中国城镇职工的性别工资差异与职业分割的经验分析》(与马欣欣合作),《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5期 9. 《中国城镇个人收入流动性研究》(与尹恒、邓曲恒合作),《经济研究》2006年第10期 10. 《中国东西部地区企业职工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与王亚柯合作),《管理世界》2005年第6期 11.《中国居民财产分布不均等及其原因的经验分析》(与魏众、丁赛合作),《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 12. 《中国城镇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经验研究》(与邓曲恒合作),《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4期 13.《中国城镇失业率的重新估计》(与邓曲恒合作),《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4期 14.《中国农村扶贫项目的目标定位(英文)》(与岳希明合作), China & World Economy, 2004年第2期 15.《中国国有企业改制与职工收入分配——光正公司和创大公司的案例研究》(与郭荣星、邢攸强合作),《管理世界》2003年第4期 16.《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与丁赛合著),《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17.《中国个人收入分配研究回顾与展望》,《经济学(季刊)》2003年第1期 18.《中国城市中的三种贫困类型》(与J. Knight合著),《经济研究》2002年第10期 19.《中国城镇职工实物收入下降的原因分析》(与赵耀辉合作),《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3期 20.《中国农村少数民族与汉族居民收入差距的分析》(与B. Gustafsson合作),《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3期 21.《农村妇女的就业与收入——基于山西若干样本村的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22.《中国城镇居民的财产分配》(与魏众、B. Gustafsson合作),《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23.《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与赵人伟合著),《经济研究》1999年第4期 24.《中国转轨过程中的劳动力流动模型》,《经济研究》1997年第1期 25.《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分配》,《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26.《八十年代末中国贫困规模和程度的估计》(与B. Gustafsson合作)《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27.《中国财政分权体制的激励和再分配效应》(与J. Knight合作)《经济研究》1996年第5期 28. “Urban income inequality in China revisited (1988:2002)” (Sylvie Démurger and Martin Fournier), Economics Letters 93 (2006) 354?C359. 29.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and inequality in China”, (Terry Sicular, Yue Ximing, Björn Gustafsson,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2007) 53 (1), 93-126. 30. “Three poverties in urban China” (with John Knight),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0 (3) 2006, pp. 367-387. 31. “Unemployment duration and earnings of reemployed workers in urban China” (with John Knight), China Economic Review. 17 (2006), pp. 103-236. 32. “The Distribution of Wealth in Urbnan China and in China as a Whole in 1995” (with B. Gustafsson and Wei Zhong),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Vol. 52 Issue 2 Page 173 June 2006. 33. “China and India: Income&nb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