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6日晚,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教务处联合举办的校级学术讲座——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讲堂”(第三讲)在涿州校区阶八教室举行。共青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馆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运史学科首席专家胡献忠研究员作为主讲嘉宾,应邀作了题为《行走在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中国青年》的专题报告,来自校内50余名师生聆听了讲座。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主任孙伟正主持。

胡献忠研究员从美国大选点题,引入对“谁是青年”的界定,接着从传统的特质、现代化的方向、青年的特征、共青团的功能、新时代的呼唤等五个方面展开了主题演讲,精辟地阐述了传统遗产的两重性、现代化不是西方化、青年代际转换的复杂性、共青团在国家社会与青年之间的纽带功能、当代青年在大国崛起中的青春担当。
讲座过程中,胡献忠研究员以“没有青年,历史无以延续;没有青年,现代化何以可能”的辩证意识,旁征博引、史论结合,深刻剖析了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新时代中国青年在传统与现代碰撞整合中的心路历程和成长轨迹。在市场化、全球化、网络化“三峰”叠加的背景下,做人的道理没有变,处事的原则没有变,成才的规律也没有变。胡老师的讲解既有深入浅出的理论分析、又有趣味横生的故事穿插,不但为与会大学生青年深入了解党领导下的共青团史、青年运动史进行了很好的交流分享,而且为行走在现代与传统之间的青年学生提供了指导借鉴。在问答环节,胡研究员耐心细致地为同学们解疑释惑,在问与答的交流中,实现着思想的碰撞、理论的启迪、智慧的融通,使在座同学皆有启发收获。

本次讲座不仅让参会学生对中国青年在传统与现代的历史方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思想学术交流的平台,丰富并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愉快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