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院系新闻

墨尔本大学朱迎博士学术报告随感

时间:2010-12-27

     2010年12月14日下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朱迎博士在我院做了题为“东亚各国的劳动力市场与工会”的学术报告。

从农耕社会到工业社会,经历了资本主义的垄断、工业革命的爆发,劳动力市场不断迅速扩张。在现今社会,全球经济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也面临着许多危机。从外部来看,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造成许多企业无法生存,大量的劳动力面临着失去工作的危机;从内部来看,国家政策、雇主战略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劳动力市场。我们从朱迎博士的报告中,充分了解到了东南亚各经济体的劳动力市场。

 

一、日韩经济体

     日本和韩国作为亚洲的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存在着许多共性。首先,就劳动力市场来说,年轻人失业率很高,全职性工作机会减少很多,就业质量下降,收入下降,非正规劳动力受保障低,劳动参与率下降,农业制造业GDP下降(产业地转移),临时妇女工人在增加,高中及大学毕业生难找工作,工会会员减少。其次,就政府而言,出现以上的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有大部分责任归于政府。日韩政府领导力不够强,政策不到位,多实行短期政策,这也引起了许多劳工的抱怨。但是企业、工会、工人也有努力做了一些举动来应对这些困难。企业减少了企业规模、培训方面的投资,减少招聘新人,减少工资;工人逐渐转向非正规的“地下”“隐形”工作;工会在不断被边缘化之后寻找生存的另一种模式,调整战略——考虑经济现实,支持灵活人力资源政策,发展“新”的非正规劳动力市场。

 

二、香港、新加坡经济体

     香港和新加坡都是以服务业为主的开放型经济区域,人口十分集中,素质较高,劳动力主要集中于服务业。但是在劳动力市场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全职工作下降,就业素质、公信度下降,底层服务行业主要由外籍劳动力占据。劳动力市场划分明显,大企业(跨国公司)、中小企业(家族式)不断裁员以此减少成本,提高用工灵活度,进行多元化的岗位培训;工会积极地与政党加强联系,发展新会员,参与政府顾问团,建立培训中心提高会员能力;政府为了维护稳定在政策上也放宽了较多,如加大培训方面的投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放宽移民政策,尽量让市场调节工人工资,加强对“二级市场”的管理,减少贫富差距。

 

三、越南、印度、马来西亚经济体

     越南南部是资本主义,北部为计划经济。整个劳动力市场来说,非正规就业较多,劳动力素质低,转型容易,国贫民富,但是竞争力很低,工会力量仍是比中国强大。在工会力量这方面,主要是由于越南允许罢工。

印度是一个对内保护机制很高的慢改革的国家,再起劳动力市场,正式注册的员工十分少,大部分员工没有工作保障。

马来西亚是一个外资较多的国家,主要为跨国企业。因此,马来西亚的高技能工人占据了主要劳动市场,非技能、半技能处于二级市场(与日、相似)。由于较多的外资企业,雇主常常会影响一些工会骨干,对工会打击较大。

 

     从上述东亚各经济体的劳动力市场的详尽说明,我们也可以看到工会在其劳动力市场中的角色和作为。在发达经济体中,工会与政党联系紧密,缺乏政治独立性,受到政党意识形态左右。因此,工会会员更渴望民主化,强调以“合作建立社会导向”,但不可否认的是工会一直是工人背后的强大力量。而在发展中国经济体,工会长期参与运动,主张加强行业工会运动,但是工会会员覆盖率较低。整个世界的工会都在面临这某些挑战,不管是政策与制度上的挑战还是外部无法控制的原因,工会都应该积极应对,通过调整内部因素、战略计划来应对危机,保护劳动者的利益。

 

                                                                                                             (08劳关班 俞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