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院系新闻

学术与生活的未来——劳关系电子期刊年度总结会纪实

时间:2012-06-12

学术与生活的未来

                                                         ——劳关系刊年度总结会报道

 

      2012年6月8日,我系系刊在校本部成功召开了一年一度的总结交流会。本次的与会者有劳动关系系团总支书记、辅导员、系刊编辑顾问刘娜老师、09级系刊主编侯晓宇、10级文字编辑和11级系刊大部分成员,会议就系刊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就下一年的发展做了详细的规划。在会议过程中,极具活力与责任心的系刊新成员在系刊选择学术化道路还是生活化道路这个话题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然后刘娜老师就同学们的争论和疑问从系刊的战略发展的高度做了一一解答,系刊成员从中获益良深。

      本次会议重申了系刊是以电子期刊为主要发行的方式,创建宗旨是为了让同学们在本专业及未来就业方向等方面问题有更充分详细的了解,并达到锻炼系刊编辑部成员的目的,迄今为止已经有十四期出版。但是由于诸多方面的因素使得本刊在学生群体当中的影响力还有所缺乏,为此,对于系刊学术化与生活化的讨论最为激烈。以11级记者朱安胜同学为代表的系刊成员期望能够坚持将学术、专业化继续作为系刊的重点发展方向,将系刊的学术进行到底,而以11劳关王一同学为代表的系刊成员则提出增加系刊的生活化话题,通过贴近同学的日常生活来吸引更多同学的关注,从而提高影响力。双方在这个问题上开展了激烈的争论,最终,坚持系刊的学术性、专业性道路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刘娜老师在听取双方的意见之后做出最终的解释与总结:系刊的创办精神就是以她的学术性为核心,以学术为最强推动力,但是正是由于学术化使其成为了一把双刃剑,在正面推动的同时却也丧失了一定的受众。而且在学校的课程安排当中,因为大一大二两年内的专业课的比重不大,使得同学们对于学术的理解欠缺太多,但是如果完全的摒弃学术而走向生活也就使得本刊的内涵有所流失,同样也为了有别与我院他系的刊物,纯粹的生活化是行不通的。因此,在今后的发展当中,学术为主流的模式依旧不能改变,但是我们学要将学术生活化、普及化,只有让更多的学生感兴趣并并深入了解学术才能让系刊更有意义与价值。

      我们不难从此次劳关系刊大会当中总结出很多的问题,我们大学生的生活不正是如同讨论的那般吗?一部分同学延续了高中的习惯,只知道学习,收获了一些东西,但缺乏了一些生活的技能;一部分同学则过于沉溺于各种娱乐活动,而忽略了一些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在这里,学术与生活只是两个代名词,却很好的囊括了我们现代大学生的生活状态。我们身边总有这样的同学存在:由于喜欢历史、文学、哲学等等,基于自己的阅读量而认为自己与他人格格不入,因此彼此之间缺乏交流;同样,也有一部分同学太过生活化,依旧停留在高中阶段,对于未来的思考有所欠缺,对于学术也就自然了解得不够,对于自己的将来还是没有一点的准备。但是一个良好的大学生发展模式恰恰不能极端化,只知道学习的同学应该更多的体验生活中那些简简单单的乐趣,生活娱乐派的应该学会去慢慢的深入学习,两者兼而有之方能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在一个良性的发展状态当中,也只有这样,当我们毕业进入社会,才能更好的融入其中并且生存下去。所谓学术与生活的未来,其实也就是我们现代大学生的未来道路,在体验生活乐趣的同时不可忽略掉那些必然存在的学习学术术问题,在思考学习学术问题的同时也要更好的面对我们当下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我们现在所拥有的青春,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的青春更加的绚丽多彩。珍惜此时的一分一秒,只为在我们毕业之时,自信的将学术帽丢向空中,然后勇敢的面对生活。

 

                                                                                                                                         劳关系电子期刊

11级文字编辑  陈梓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