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尘蹊过往十载,一路风雨一路歌

发布时间:2018-11-17 12:34:00

  2018年11月17日上午,由文化传播学院尘蹊话剧社主办的公共事业管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方向)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校友联谊会暨尘蹊话剧社十周年庆典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校区508教室举行。

  出席本次庆典的老师有: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校长刘丽红、工会常委副主席杨丽华、文化传播学院院长李双、文化传播学院科研副院长王翠艳、文化传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校团委副书记刘靖萱以及文化传播学院的老师们。众多校友也来到庆典和同学们展开了深入的交流。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庆典,感受现场的气氛。

  

  伴随着主持人热情洋溢的话语声和明朗的笑容,尘蹊话剧社十周年庆典拉开了帷幕,在共同观看了尘蹊话剧社十周年风雨兼程的视频后,便进入到了老师分享的阶段。

  首先是文化传播学院院长李双老师发表讲话。李双老师回忆当年尘蹊话剧社更名的经历,抱着先从小处做起的理念,2010年尘蹊话剧团更名为尘蹊话剧社。李双老师提到芥子须弥是一个佛教用语,指微小的芥子中能容纳巨大的须弥山。从点滴的积累开始,不知不觉就坚持了十年,在转型之际,不仅本专业的学生得到了很好的专业实践机会,同时也提升了所有同学的综合素养。

  

  随后文化传播学院科研副院长王翠艳老师也和我们分享了她与尘蹊的故事。王老师看到到场的校友,有感而发道,曾经稚嫩青涩的孩子们如今或多了一丝“社会气”,更加的意气风发,或更有“文艺气息”,但这都是尘蹊接地气的表现,正是这种“气”,才能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生活、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王老师还说,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演员,要把在戏台上的精彩辐射进人生。王老师亲切祝愿尘蹊话剧社越办越好,同学们的人生都能更加精彩。

  

  郑志勇老师也分享了他眼中的尘蹊话剧社的成长。从开始的艰难行走,到如今的奔跑自如,十年带给了尘蹊很多收获,也带给了他很多感动。从学校给予的资金支持,到话剧社成员的不懈努力,每一份坚持,他都看在眼中。当年话剧《雷雨》进京表演,演出要用到的几个道具石磙子,移动起来颇为艰难,但尘蹊人最终克服一切困难顺利演出,这种拼搏的精神就是尘蹊人的精神。

  

  伴随着感动,尘蹊话剧社十周年庆典迎来了献礼大剧《老妇还乡》。在曹民老师和施懿展老师的指导下,尘蹊人深情的演绎,极致的塑造,带给了在场所有人一份深深的震撼。

  

  演员谢幕,但并不是结束。校友和老师们重温曾经美好的回忆,和学弟学妹们深入交流,从2007级的尘蹊话剧社初创人员到2018级的尘蹊小萌新,大家欢聚一堂,共同享受欢聚的美好。曹民老师和施懿展老师也为本次庆典发表总结讲话。鼓励所有的尘蹊人敢于表达自我、张扬个性,通过尘蹊话剧社的平台收获更好的发展。

  

  庆典最后,尘蹊全体成员和各位老师一同合影留念,公共事业管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方向)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校友联谊会暨尘蹊话剧社十周年庆典至此圆满结束!

Copyright© 2020 文化传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传播学院视频号
文化传播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