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山在海上之所以显得庄严宏伟
是因为他
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获诺贝尔文学奖70周年
Ernest Miller Hemingway
Part 01
第一章|海明威其人
<<>>
“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奥克帕克,美国作家、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海明威承袭了父亲的兴趣,如打猎、钓鱼、在森林和湖泊中露营等,在瓦隆湖的农舍中度过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光。
在奔赴战场,度过宁静时光后,海明威于1961年7月2日,在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用猎枪自杀身亡,享年62岁。”
荣誉
HONOUR
海明威因为“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其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对当代文体风格之影响”,于1954年被瑞典学院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但诺贝尔奖仅是海明威众多荣誉中的一项。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海明威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1953年,他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的《老人与海》又为海明威夺得诺贝尔文学奖。
除此之外,海明威也是美国“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人物。
作为美国20世纪的文化英雄,海明威也被称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并深刻地影响了后世。
Part 02
第二章|探当时影响
<<<>>>
“《纽约时报》评论说:“海明威本人及其笔下的人物影响了整整一代甚至几代美国人,人们争相仿效他和他作品中的人物,他就是美国精神的化身。
回顾海明威的作品,以《老人与海》为代表的字里行间所流露的信念、意志、顽强、勇气和力量,在圣地亚哥的皲裂双手和执着眼神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尽管骸骨重负让他几乎难以承受,但“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不朽宣言必定长久地矗立于汪洋之上。
海明威的作品中都飘扬着一面旗帜,张扬而鲜明,硬挺而倔强。那是乔丹的冷静与忠诚,是圣地亚哥的虽败犹荣,是亨利对命运的抗争,这些硬汉,他们阐释了美国精神,成为永恒的经典人物。”
突破
BREAKTHROUGH
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威拉德·索普在他的《二十世纪美国文学》中对海明威如此评价:“海明威是当代最伟大的自然主义作家之一。他敢于突破传统,创造新的风格和手法未泊应题材的需要。”
作为“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海明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写作技巧创造了一种简洁流畅、清新洗练的文体。简洁流畅的叙述,直白质朴的语言,让读者直视人物的内心世界,任由读者直观故事的场景,亲闻人物的声音,甚至暗窥人性的纠葛。《老人与海》中说“年岁是我的闹钟”;《乞力马扎罗的雪》中说“如果他以谎言为生,他就应该试着以谎言而死“;”在《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说“我同情所有不想上床睡觉的人。同情所有夜里要有亮光的人。”
这一文体,正是海明威所提出的“冰山理论”的表达。简约、省略,八分之七的冰山虽在海面之下,但其壮观一旦被察觉到,便给了文学界无尽的震撼。
海明威的铁笔,荡开了19世纪下半叶复杂曲折、花哨芜繁的文风,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
Part 03
第三章|追忆与坚守
<<<>>>
“是二十世纪的文化英雄,是21世纪甚至更久以后的丰碑。”
如今
NOWADAYS
在海明威探讨战争、死亡、爱情和人类存在的意义的文字呈现给世人七十年后,我们仍可感受到它们的威力。
经验与修饰的省略,使其思想与情感的表达含蓄而深刻。网络时代,语言出现“通货膨胀”,回看海明威的作品,尽管与当今语言的过度包装相比略显“冷淡”,却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激发文化的生命力,甚至成为文化脱离“通货膨胀”泥潭的一股拉力。
对人类精神的关怀作为其不变的主题,也使海明威的作品在当代仍有深远的借鉴意义。思考生命,感悟人类的脆弱与坚强,海明威作品中所展现的不正是当代人寻找精神寄托和内心追求的一剂良药吗?
海明威遗留的冰山,在七十年后仍然耸立,并且将持久传递它的温度,展现它的威严。
“写作巅峰就是孤独之旅……释放了孤独,迎合了大众,但其作品常常堕落。如是好的作家,独自耕耘之际,他必须面对永恒,否则就会日渐缺乏。”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Copyright© 2020 文化传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