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新声丨时光褶皱里的少年心事

发布时间:2025-04-25 08:00:00


青春是一场盛大的烟火,在绽放的刹那迸发出最绚烂的光芒,而后又在时光的洪流中悄然消散。《匆匆那年》《这么多年》《左耳》三部电影,都各自以独特的方式,将青春的模样镌刻在光影之中。它们或甜蜜,或苦涩,或充满挣扎,但无一例外都在诉说着青春岁月里那些刻骨铭心的故事,带观影者重温那些年少时的心动、迷茫与成长。


01

《匆匆那年》



图源于网络


故事回溯到高中时代,陈寻因为对方茴的好奇,情愫悄然萌芽。在他一次次主动靠近下,两人互生好感。一次,方茴因为低血糖晕倒,陈寻出手相助,两人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青涩甜蜜的校园恋爱就此展开。但好景不长,方茴和陈寻通电话被父亲发现,恋爱被迫中断。高考作为80年代改变人生轨迹的唯一途径,十分重要。可是就在高考时,陈寻为了和方茴上同一所大学,故意少做一道13分的物理大题。两人最终得偿所愿,考上同一所大学。

步入大学,陈寻身边不断有女孩示好,沈晓棠的出现打破了陈寻和方茴之间的平静。沈晓棠活泼开朗、热情主动,追求新潮文化,与陈寻在音乐等方面兴趣相投,两人渐渐走近,陈寻最终出轨。方茴发现陈寻与沈晓棠的恋情后,深受打击,为了报复陈寻,她找到陈寻的室友邝强并与之发生关系,甚至意外怀孕。陈寻得知后,虽认下孩子并陪方茴打掉,但这段长达五年的初恋还是走向终结。

多年后,已过而立之年的陈寻再次回忆这段感情,他才明白自己在青春时的选择过于草率,爱情在成长过程中似乎总是经历变数。“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不可回溯的时光成为了陈寻一生的遗憾。这段青春爱恋,不仅是陈寻个人的回忆,更代表了80后一代人的匆匆那年。

这部电影是一场充满遗憾的青春恋曲,将个体情感创伤升华为对一代人成长记忆的集体致敬。方茴与陈寻在时光长河中错位的爱情,不再局限于年少懵懂的遗憾,而是化作时代浪潮下理想主义与现实碰撞的缩影。那些散落在时光里的承诺与背叛,都成为一代人告别理想主义的祭礼,让观众在共鸣中读懂:青春之所以珍贵,恰是因为它允许遗憾的存在,那些未能圆满的故事,终将沉淀为生命中最深刻的注脚。


02

《这么多年》



图源于网络


陈见夏,一个被重男轻女的家庭困于黑暗的女孩,拼命学习,只为逃离压抑的原生家庭。初入振华中学,她怯懦又孤独,像一只惊惶的小鹿。直到李燃出现,这个叛逆却内心炽热的少年,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她黯淡的生活。他带着陈见夏看雪、打雪仗,在陈见夏被欺负时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方式温暖着她,让她在冷漠的世界里感受到了难得的善意与关怀。他们在校园的角落分享彼此的梦想与心事,在青春的时光里相互依偎,对抗外界的压力。

然而,成长总是伴随着无数的无奈与变数。毕业的钟声敲响,两人的人生轨迹开始偏离,在现实的洪流中遗憾分开。多年后的重逢,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情感瞬间涌上心头。此时的陈见夏已在生活的锤炼下变得独立坚强,李燃也褪去了曾经的青涩与莽撞。他们在桥上他们望着彼此,原来这么多年,那份爱意从未消散。

《这么多年》不只是陈见夏与李燃跨越时光的爱情纠葛,更是对成长、自我认知与爱的深度探索。他们之间的爱情成了陈见夏勇敢追梦的底气,两人约定共同考上南京大学。成长途中,他们因误会和对未来的迷茫遗憾分开,各自在生活的磨砺中蜕变。多年后的重逢,是对过去的释怀,也是看清自我后的坚定奔赴。

电影借此将青春爱情升华为对人生的思考:成长是与过去和解,是在爱里学会信任与坚守;真正的爱,经得住时间考验,能让我们在复杂世界中找到真实的自己,即便历经波折,依然有勇气重新拥抱幸福。


03

《左耳》



图源于网络


电影中天生左耳失聪的李珥在青涩岁月里默默爱慕着校草许弋,却因性格内敛将情愫深埋心底。活泼热情的吧啦对帅气的张漾一见钟情。张漾因为误会许弋的母亲是抛弃自己的母亲而对许弋充满恨意,他利用吧啦对自己的喜欢,让她去勾引许弋。性格单纯的许弋在吧啦的热情追求下很快沦陷,两人走到了一起。李珥起初因为暗恋许弋对吧啦心怀不满,但是一次偶然,两人敞开心扉,成为了挚友。一场意外,黎吧啦出了车祸,李珥因为左耳失聪,没有听到黎吧啦的最后遗言。许弋在痛失挚爱后,从阳光少年堕落成玩世不恭的浪子;张漾则陷入无限的自责中,一蹶不振。多年后,李珥回到家乡,与张漾重逢,他们一同前往那充满回忆的地方,缅怀黎吧啦。李珥猜测黎吧啦的遗言,将那句“我要让他幸福”说给张漾,希望能完成好友的心愿。影片中,天台的风掠过少女飞扬的发丝,操场的蝉鸣混着懵懂的告白,那些未说出口的遗憾、阴差阳错的错过,都在时光里发酵成独属于青春的酸涩与疼痛。原来成长从来不是温柔的童话,而是在泪水与心碎中,学会与不完美的世界和解,与不完美的自己相拥。

当黎吧啦的生命如流星般坠落,当张漾在爱恨交织中完成自我救赎,《左耳》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校园疼痛叙事。那些被青春撞碎的谎言与真相,那些在泪水与成长中淬炼的灵魂,最终汇聚成一曲关于伤痕与治愈的生命长歌。年少时我们总以为,疼痛是青春的勋章,伤痕是成长的印记。然而多年后回望,那些曾以为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早已在岁月的流转中化作生命的纹理,我们终将学会用心听见生命的回响。《左耳》诉说的不仅是个体的青春,更是一代人共同的精神成长史。所谓成长,就是在破碎中拼凑完整,在迷茫中寻找方向,在失去中懂得珍惜。那些曾经的爱恨纠葛,最终都将沉淀为生命长河里璀璨的星光,照亮我们继续前行的路。


# QINGCHUN#


从《匆匆那年》的遗憾、《这么多年》的救赎以及《左耳》的疼痛里,观影者看见的不只是某个时代的青春切片,更是在岁月的褶皱里藏着相似规律的生命密码。相似的那些未说出口的告白、被迫撕裂的羁绊、破茧重生的勇气,本质上都是成长必经的阵痛。电影的少年们在时光浪潮中完成蜕变,与曾经那个迷茫又倔强的自己温柔和解。青春最动人的不是圆满的结局,而是它教会少年在遗憾中学会释然,在破碎处窥见完整,最终带着岁月赋予的伤痕与勋章,走向更辽阔的人生旷野。

Copyright© 2020 文化传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传播学院视频号
文化传播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