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性为知,感性为觉
在历史的长河里,和平是少有的,战争才是主旋律。在抗战时期,英雄的例子数不胜数,而更多的是没有被记录的普通人,那些小人物同样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民族的气概,一个个普通人让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变得坚不可摧。本期新语新声我们将通过《南京照相馆》、《东极岛》、《731》三部均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带大家从普通人的视角走进抗战时期,了解小人物的力量。
01《南京照相馆》
01 Dead To Rights
“日本人把南京变成地狱,
但总有人愿做地狱的光。”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37年,南京硝烟弥漫、日月无光,有一个名叫“吉祥照相馆”的地方。在那里,邮差苏柳昌被意外当成照相馆老板,并被要求为日本人洗照片,同时阿昌还在馆内结识了真正的老板金氏夫妇。阿昌询问得知原来他们全家都藏匿在此处,同时还冒死收留了无处可逃的百姓。为了完成日军的任务,免去死亡,金老板教苏柳昌洗照片的技术。透过照片他们看见了日军惨绝人寰的罪行,对日军的愤恨不断积累,于是他们下定决心把底片带出南京城。在将底片带出南京的途中,他们被日军多次挑衅,金氏母女也被残忍杀害。所遇种种都没有阻挡他们的坚定又爱国的步伐。金老板依靠对洗相片技术的熟悉,带着阿昌对日军的底片做手脚,使其模糊不清;阿昌则借助自己对南京城的熟悉,拿到补给并躲避日军的搜查,一次次在日军的围堵下找到生机。电影的最后,戏曲演员林毓秀带着全南京人的期望,在衣服上缝上多个印着日本罪行的底片,离开了南京城。他们用勇气守护了历史的真相,揭露了日本的罪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电影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从一家照相馆写起,细致刻画了邮差、普通人家和戏曲演员的人物形象。在至暗时刻,普通人的愿望是最原始、最单纯的“活下去”。但在意外发现了那一张张展现着日军罪行的底片后,日军的残暴行为冲击了普通民众的内心,他们苟安的幻想被打破,他们终于意识到南京市民需要真相,历史需要人民。至此,他们的愿望由“活下去”变成了“站出来”。他们用生命保护真相、守护真相,完成了从为自己活到为他而活的蜕变,他们凭借各自微薄的力量:藏起一张底片、传递一句话或是用身体挡住。这一件件微小的事,最终照亮了黑暗,完成了普通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正因如此,历史的真相才得以捍卫,普通人的力量在战争中显得熠熠生辉。
02 《东极岛》
02 Dongji Rescue
“老祖宗说了,海上有难必救!”
1942年,一艘被日军关押了1800多名英军战俘的“里斯本丸”号货船,遭到了美军误击。在东极岛上,善良淳朴的渔民阿荡救回一名落水英军。阿荡是岛上年轻渔民阿赑的弟弟,兄弟俩捕鱼技术高超、经验丰富,与说书先生陈先生关系要好,陈先生也常给兄弟俩讲述他在战场时的故事。不久后日军便来到岛上,以“交出英国人”为由进行施暴,许多渔民无故被杀,年轻渔民被抓去当人质,甚至将汽油泼在陈先生身上,并将其活活烧死 。渔民们忍无可忍,血性爆发拼死反抗,阿花打破“女人不能出海”的固有思想,带领全村人一同帮助阿赑救助船上被关押的英国战俘。影片结尾,海岸上,海浪拍打着岛上的礁石;海面上,阿赑在漩涡中拼死抛出渔绳,救助了更多的生命而自己却永远留在了海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部电影不仅展现出东极岛的渔民们的悲惨遭遇,更展现出他们在面对日军的暴虐罪行不再忍让,全村人一致对抗外国入侵势力、英勇杀敌的战士形象。电影通过展现普通渔民在战争中面对日军时的恐惧到挣扎再到最后的人性觉醒的过程,展现出了人性中最宝贵的勇气与善良之心。同时,中国人救助英国战俘更是体现出了人类生命价值远远超过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他们的行为点亮了“大爱无国界”的光辉。此外,在电影拍摄时,大多为水下拍摄,当镜头进入水中,运用通感的手法,把水下的窒息感从角色传递给观众,深化了主题也让观众更加沉浸式观影。
03《731》
03 Evil Unbound
“你若记得,我便活着。”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一场悄无声息的细菌战在哈尔滨开始。平民小贩王永章和一众百姓被日军诱骗到第七三一部队特制监狱,在期间,王永章因为会一点日语,于是被日军定为翻译官。在狱中,王永章目睹了同胞们的惨状,意识到日军口中“健康换取自由”只是一个虚假的承诺,同胞们实则是被当成新军练习杀人的稻草人“马路大”。在看到老狱友用老鼠传递生存信号的微弱举动中,他逐渐觉醒起来:王永章借助打扫时间进入药房,帮助身患鼠疫的同胞拿去药材;在分发食物时,对正在长身体的孩子多加照顾;在老狱友的帮助下,王永章逐渐掌握了监狱逃生路线,并决心像抗战英雄王子阳一样带领大家走出黑暗,走向光明。然而最后,命运却没有眷顾大家。众人不仅被日军捆绑在十字架上戏弄,更被推向深坑活埋。但即便如此,不同国家的受困者们仍用身体搭成人形梯子,试图将年幼的孩子送出深坑,却终究难逃被刺杀的命运,结局无人生还......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部电影以日本侵华战争即将结束的那段时期为背景,从挥金如土的王永章写起,以第三视角感受731部队的残忍。主人公王永章在入狱时谎称自己是越狱英雄王子阳,这本来只是博取关注的说辞,但在狱中得到了同胞的支持后,他最终还是成为了像王子阳那样的越狱组织者与拯救者。这不仅展现了人性在绝境中的觉醒,同时也让英雄形象更加有实感;在狱中,日军举办拔河比赛让同胞们自相残杀,而身为知识分子的先生,把一线生机留给了孩子,自己选择死在了黑暗中,深刻展现出普通人最本质的善良与牺牲精神,相较于过度煽情这种精神更加能够打动观众。此外,影片中,外国女孩唱的《神圣的战争》这一片段,通过歌词,侧面代表了各国人民不屈的声音,是对生命的赞歌。影片的最后“向前走,出口有光”,这句台词简短而又有力量,电影里出现的那些遇难同胞们也定会穿越时空,警示后人。
这三部电影从不同角度照亮了被隐藏战争黑暗下的人性光辉。在《731》中被囚禁者在绝境中展现出人性之光,哪怕无人生还但他们仍用生命守护和平;《东极岛》聚焦1942年,东极岛渔民不顾危险,从日军暴行下救助英军战俘,以更贴近本土视角,展现渔民在绝境中抱团救助、坚守善良的平凡英雄群像;《南京照相馆》则以1931年的南京大屠杀为背景,透过南京市民的行动,展现出战争阴霾下普通人所具有的力量。无论是东极岛村民冒死救俘,还是南京市民坚守善意,他们都非天生英雄,却在绝境中选择以勇气对抗残暴,以善良消解隔阂,这份人性之光正是民族最宝贵的财富。让我们铭记三部电影所还原的历史真相,珍惜当下和平生活,不让战争悲剧重蹈覆辙。
Copyright© 2020 文化传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