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短评
上海餐厅半只鸡卖480元,
称喝牛奶听音乐长大
上海一家餐厅因半只鸡售价480元引发热议。店方称,这些鸡喝牛奶、听音乐长大,所有菜品均明码标价,店里人均消费四五百元。
(3.18 红星新闻)
短评:
贫穷还是限制了我对沪币的想象。
伴娘是位小学老师,
婚礼接亲有课堂气氛
近日,安徽。一场婚礼的接亲现场因一位特别的伴娘而变得趣味十足。新娘的伴娘是一位小学老师,她手持小蜜蜂扩音器,像在课堂上一样指挥着接亲游戏的进行,还在游戏环节中脱口而出“第一名”,瞬间感觉在上课。(3.20 河南电视台)
短评:
接亲变课堂。
青岛女子买芒果遇售后难题,
商家态度冷漠
3月13日,青岛罗阿姨在小区超市买了草莓和芒果,回家发现芒果腐烂严重。她拍照发消息、打电话给超市老板,老板不仅质疑芒果来源,还以“下班了”为由推脱,实则超市晚上9点才关门。(3.14 百度新闻)
短评:
腐烂的芒果还附赠“冰箱”服务。
开宝马却少付2块6,
代驾小哥举报KTV有偿陪侍
3月20日,浙江省温州市的一名代驾小哥成先生向《百姓关注》记者反映,他在3月15日的一次代驾服务中,因2.6元的代驾费与客人发生争执,最终在警方介入下才得以收齐代驾费用。
成先生称,自己接的这一单是开宝马的客户,客人在车上聊天内容露骨,并透露其前往的KTV涉嫌提供有偿陪侍服务。事件曝光后,当地警方已对涉事KTV展开执法行动,并表示将与文旅部门联合调查。成先生表示,不担心人身安全,已将全部52.6元代驾费用收清。(3.20潇湘晨报)
短评:
该省省,不该省别省。
985研究生回应退学摆摊卖小吃
在四川大学华西校区东区北门的摆摊队伍里,一个年轻小伙的摊位格外引人注目。他的摊位被排队人群挤得满满当当,而摊主在一年前还是复旦大学公共卫生系的研究生。摊主费宇在去年2月决定退学,想换种方式生活。在家待业的一年里,他不停思索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最终决定摆摊卖土豆泥。面对父母的不理解和世俗眼光,费宇称,自3月10日正式摆摊以来,自己已经组建起两个粉丝群,“你看,事实证明,我的选择也挺好的。”据费宇介绍,群里绝大多数都是他的校友,“第一天来支持我的人里面,熟人非常多。一个多小时就卖光了所有土豆泥,营业额有700多元。(3.21新浪财经)
短评:
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能出状元。
女子偷包后被抓,大喊影响考公
近日,上海和杭州发生一起奇葩盗窃案。一女子先在上海二手奢侈品店偷了LV和爱马仕包包,又于3月11日到杭州拱墅区作案,在一家店里用电脑作掩护顺走古驰包。店主报警后,杭州小河派出所民警不到两小时就在公交站将其抓获。被抓时女子大喊“我不走,这会影响我考公的”,后被送回上海并案处理 ,杭州店家还送了锦旗感谢警方。(3.13 光明网)
短评:
公安局也是公。
美国要“翻拍”《西游记》
美国《综艺》16日称,美国娱乐公司Stars Collective在香港国际影视展上宣布,正在根据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改编动画三部曲,分别是《八戒》《美猴王》和《哪吒》,旨在将东方神话展现给全球观众。
据悉,这部《西游记》三部曲将深入探索经典名著中的标志性角色,《八戒》将是首部作品,打破传统上对于八戒的刻板印象,讲述天蓬元帅跌落凡间的过程,揭示其“无忧无虑背后的忠诚和牺牲”。而《美猴王》则以“真假美猴王”为叙事核心,把六耳猕猴作为“镜像”,见证孙悟空从“齐天大圣”到“斗战胜佛”的转变。《哪吒》探讨了“割肉还母、剔骨还父”的悲剧命运,聚焦哪吒身上反叛和救赎的主题,试图用禅宗、哲学的思想重构哪吒“三头六臂的战斗美学”。(3.18 中国新闻网)
短评:
大师兄领着二师弟和小魔丸出门去咯!
新闻快评
一餐饮店强制为顾客点“瓜子”
被罚
浦东新区合庆镇红胜火餐饮店主要从事餐饮经营活动,其在经营活动中通过手机扫码点餐系统为消费者提供点餐服务,在未告知消费者的情况下,点餐系统自动生成与就餐人数相同的“瓜子、花茶、小料”项目订单,价格2元/份,并设置于点餐系统底部,不易被消费者发觉;此外,当事人保留线下纸质菜单点餐方式,菜单中未展示“瓜子、花茶、小料”项目,但服务员为消费者下单时,同样在未提请消费者注意或告知消费者的情况下,自行按就餐人数将上述项目加入点餐内容。
该餐饮店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十一条之规定,构成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消费者购买商品的行为,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五十条第一款的规定,依法责令当事人改正了违法行为并作出警告和罚没人民币1974元的行政处罚。(3.20澎湃新闻)
快评:
在消费市场日益多元的当下,消费者与商家本应在公平、透明、诚信的基础上构建良好的交易关系。然而,浦东新区合庆镇红胜火餐饮店的所作所为,却打破了这一理想状态,在餐饮行业中掀起了一阵不良风气的涟漪。
红胜火餐饮店在点餐环节的种种操作,堪称“隐蔽强制消费”的典型。其借助手机扫码点餐系统,在消费者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将“瓜子、花茶、小料”这类附加消费项目自动生成订单,还巧妙地安置在点餐系统底部这一容易被忽视的角落。而在线下纸质菜单点餐时,服务员也如出一辙,私自添加这些未展示的项目。这一系列行为,无疑是在消费者的权益边界肆意试探。
从消费者权益角度审视,这严重侵犯了消费者最为基本的知情权与自主选择权。消费者步入餐厅,是基于对商家提供的菜品、服务以及明码标价的信任,期望在清晰了解消费内容的前提下自主决定购买事项。但红胜火餐饮店的做法,使得消费者在浑然不知中被“套路”,糊里糊涂地为并不知晓、可能也并不需要的商品付费。这种体验不仅让消费者在经济上遭受损失,更在心理上产生被欺骗的愤怒,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对商家的信任。
从市场秩序层面考量,此类行为对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破坏深远。在一个健康的市场中,商家应凭借优质的菜品、贴心的服务和合理的价格来吸引顾客,获取竞争优势。然而,红胜火餐饮店这种通过不正当手段增加营收的方式,若得不到有效遏制,可能引发其他商家竞相效仿。长此以往,市场将陷入一种无序、混乱的竞争状态,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或许会愈演愈烈,那些诚信经营、靠真本事立足的商家反而可能受到排挤,最终损害的是整个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
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及时介入,依法责令该店改正违法行为,并作出警告和罚没的行政处罚。一方面,它为受到侵害的消费者伸张了正义,挽回了经济损失,也让消费者看到了监管部门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决心;另一方面,对其他商家起到了强大的威慑作用,警示他们任何试图通过违法违规手段谋取不当利益的行为,都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此次事件也给广大商家敲响了警钟:诚信经营才是长久发展的根基。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的短期利益,终究难以支撑企业的长远发展。唯有以消费者为中心,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尊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能赢得良好的口碑和忠实的客户群体。同时,监管部门也应持续发力,不断完善监管机制,加大对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打击力度,让市场在法治的轨道上健康、有序地运行。
兰州一高校食堂被投诉用预制菜
一则“高校食堂使用预制菜”的短视频近日引发关注。视频显示,兰州科技职业学院食堂二楼档口工作人员正拆封包装的食品倒入餐盘。3月19日,校方回应已对涉事企业从重处罚,并将建立学生餐饮安全监督奖励机制。学生拍摄的视频中,一名身着粉色袖套的工作人员手持印有“速冻调理包”字样的塑料袋,将袋中的酱色肉块倒入自助餐盘中。视频评论区中有网友表示,“这已经是第三次发现这种情况”。另有该校学生在评论区表示,曾在食用该食堂菜品后出现肠胃不适。
3月19日上午,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涉事学校,一工作人员称3月18日接到学生反馈后,就对涉事档口进行了查处,并对管理方企业进行了处罚。学校食堂是外包给餐饮企业运营的,将联合学生共同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管理。(3.20澎湃新闻)
快评:
兰州科技职业学院食堂的这一事件,不仅让预制菜的争议再度升温,更将高校食品安全与学生权益保障的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从视频内容来看,工作人员将印有“速冻调理包”字样的食品倒入餐盘,而在评论区中,学生们反馈这已经不是首次发现,甚至还有食用后肠胃不适的情况。这一现象暴露出的问题不容小觑。在如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预制菜的便捷性和标准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市场需求。但当它进入高校食堂,成为学生日常饮食的一部分时,就必须接受更加严格的审视。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和高强度学习阶段的大学生而言,饮食的营养与安全至关重要。长期食用预制菜,可能带来一系列健康隐患。从营养角度分析,预制菜在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营养成分流失。例如,蔬菜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等在高温灭菌、冷冻保存等环节大量损耗,长期以预制菜为主食,容易导致学生营养不均衡,影响身体发育和学习状态。在食品安全方面,预制菜为了延长保质期和维持口感,往往会添加一定量的食品添加剂,像防腐剂、增稠剂等 。虽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这些添加剂被认为是安全的,但对于每日三餐都依赖食堂的学生来说,长期累积摄入,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加之预制菜从工厂到餐桌的供应链条较长,一旦在某个环节出现冷链断裂、卫生条件不达标等问题,极易引发食品安全事故,威胁学生的身体健康。
校方在这一事件中的处理方式,也值得探讨。在接到学生反馈后,迅速对涉事档口进行查处,并对管理方企业予以处罚,同时计划建立学生餐饮安全监督奖励机制,这些举措展现出校方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诉求的重视和解决问题的决心。然而,更重要的是反思为何此类事件会屡次发生。学校食堂外包给餐饮企业运营,这就需要学校加强对承包方的监管力度,从源头把控食材的选择和供应。在引入预制菜时,是否充分考量了学生的利益和健康需求?是否做到了信息透明,让学生和家长拥有知情权和选择权?这些都是学校在后续管理中需要深刻反思并加以改进的地方。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预制菜进校园反映出当前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仍存在漏洞。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预制菜进入校园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加强对生产、运输、储存和销售全链条的监督检查,确保每一份端上学生餐桌的预制菜都符合安全和营养要求。同时,高校也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不能仅仅依赖事后的处罚和整改,而要将食品安全意识贯穿于食堂运营的每一个环节,定期对餐饮企业进行评估和考核,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予以清退。
兰州科技职业学院食堂使用预制菜事件为高校食品安全的管理敲响了警钟。保障学生的饮食安全与健康,是学校、企业和监管部门共同的责任。只有通过各方的协同努力,强化监管、透明信息、保障权益,才能够让学生吃得放心、吃得健康,真正守护好校园的“舌尖安全” 。
女子遭遇投资理财类诈骗,
民警为阻止其被骗苦劝15小时
近日,北京丰台的邓女士差点给“网恋男友”转账90万元。民警察觉这可能是“杀猪盘”骗局,立即上门劝阻。起初,邓女士坚信自己没有被骗,认为民警多管闲事。直到民警查看她的手机,发现了她与骗子在一款小众娱乐软件中的聊天记录。骗子先是表达好感,然后嘘寒问暖,最终引导邓女士投资一个项目。为了不被发现,骗子还特意寄了一部新手机供他们联系。经过长达15小时的耐心劝说,邓女士终于意识到自己险些被骗,避免了财产损失。因此,网络交友时,务必提高警惕,保护好个人财产安全。(3.20央视新闻)
快评:
在网络社交日益发达的当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虚拟世界而拉近,网络交友成为许多人拓展社交圈、寻觅情感慰藉的重要途径。然而,北京丰台邓女士的遭遇,却如同一记警钟,为所有热衷网络交友的人敲响了关于“杀猪盘”骗局的危险警报。
邓女士险些转账90万元这一事件,生动展现了“杀猪盘”骗局的典型套路。骗子从一开始的温情攻势入手,在小众娱乐软件上对邓女士表达出强烈的好感,通过频繁的嘘寒问暖,逐渐获取她的信任,建立起亲密的情感联系。这一过程中,骗子利用的正是人们渴望被爱、被关心的心理,精心营造出甜蜜的“恋爱”假象,让受害者沉浸在虚假的情感漩涡中,放松警惕。
随着关系升温,骗子便露出了真正的獠牙,引导邓女士投资所谓的项目。这是“杀猪盘”骗局的核心环节,前期建立的情感信任此时成为他们实施诈骗的有力工具。受害者往往因为对“恋人”的深信不疑,而毫不犹豫地投入大量资金。更为恶劣的是,骗子为了不被察觉,特意寄来新手机用于联系,进一步切断受害者与外界的有效沟通,使其完全处于自己的操控之下。
民警在此次事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起初坚信自己未被骗、甚至觉得民警多管闲事的邓女士,他们并未放弃,而是通过查看手机聊天记录,精准识别骗局,并经过长达15小时的耐心劝说,成功挽救邓女士于悬崖边缘。这不仅体现了民警高度的职业敏锐性和责任感,也凸显出在打击“杀猪盘”骗局过程中,专业力量介入的关键价值。
从社会层面来看,“杀猪盘”骗局频发反映出网络交友环境存在的诸多问题。一方面,网络的虚拟性使得身份核实困难重重,骗子能够轻易伪装成完美的“恋人”形象,在网络世界肆意行骗;另一方面,部分网络平台在用户监管和信息安全保障上存在漏洞,未能有效识别和拦截此类诈骗行为,为骗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同时,大众对于“杀猪盘”等新型网络诈骗手段的认知不足,缺乏足够的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也是导致众多人上当受骗的重要原因。
为了避免类似悲剧再次上演,个人、网络平台以及社会各界都需共同努力。个人在网络交友时,务必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甜言蜜语冲昏头脑,对涉及金钱的要求坚决说“不”。网络平台应加强对用户的身份审核和行为监测,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账号和可疑行为。社会层面则要加大对网络诈骗防范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大众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
北京丰台邓女士的经历并非个例,它是众多“杀猪盘”受害者的缩影。在享受网络交友带来便利与乐趣的同时,必须时刻牢记,甜蜜背后可能隐藏着深不见底的陷阱,唯有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才能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和情感世界。
Copyright© 2020 文化传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