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短评
1.大学生恋爱四个月花费近60万
据江西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消息,近日,法院调解了一起因恋爱期间大额经济往来引发的赠与合同纠纷。2023年12月19日,21岁的刘某与19岁的罗某通过某社交平台线上相识,双方均为在校大学生。2024年1月27日,双方确定恋爱关系。在相识及恋爱期间,刘某时不时给罗某购买昂贵的礼物,并多次向罗某大额转账、代付消费支出。2024年5月,两人因矛盾分手。
刘某认为双方恋爱期间,其向罗某的转账及为罗某代支付的行为,系其以与罗某缔结婚姻关系为目的的赠与。现双方已分手,缔结婚姻关系的目的无法实现,因赠与所附的条件无法成就,刘某遂诉请罗某返还赠与钱款594101元。罗某则认为,刘某的转账等都是自愿赠与的,要求其返还没有依据。双方各执一词,矛盾逐渐升级,最终诉至法院。审法院判决罗某返还刘某赠与款399077元,罗某不服上诉至吉安中院。经调解,罗某同意于一年半内返还刘某300000元,双方对该调解结果十分满意。
(12.18九派新闻)
短评:
一个敢给,一个敢花。
2.网红收入超千万报税竟未达5000元
据国家税务总局12月18日消息:厦门市税务局第一查局依法对网络主播程虎偷税案件进行处理。经查,网络主播程虎(网名:厦门小程,粉丝量500万)在2020年至2022年期间,个人从事网络直播进行商品代销取得佣金收入,并成立个体工商户从事网络直播进行商品销售取得经营收入,通过其个人账户收款等方式隐匿收入,未依法申报纳税,少缴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税费共计121.13万元。
据悉,程虎3年直播带货收入超千万(带货佣金收入352.89万元,个体工商户商品销售收入749.85万元)申报个税的收入竟未达5000元起征点,账目混乱,企图逃避缴税。厦门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程虎追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99万元。
(12.18北京青年报)
短评:
昧良心,没良心。
2.新婚夫妇合影结婚证被玉龙雪山收下
近日,一对新婚夫妇去云南丽江旅游,在玉龙雪山上旅游的时候,想用相机定格他们爱情的甜蜜瞬间。当新郎小心翼翼地拿出结婚证,准备和新娘一起对着镜头微笑,让这份幸福与雪山一同见证时,万万没想到,因风太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结婚证从手里吹走了,瞬间消失在了茫茫雪海之中。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小两口先是呆立当场,随后只能无奈地相视苦笑。不过,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懊恼不已,反而乐观地表示,这虽然是个意外,但也将成为他们蜜月旅行中最独特、最难忘的一段回忆。且后续结婚证已被找到。
(12.18中国蓝新闻)
短评:
玉龙雪山:证留在我这儿了,你俩好好过!
3.男子彩票中奖834万称暂不告诉儿子
记者从重庆市福彩中心获悉,12月11日下午,重庆双色球大派奖“首金得主唐先生(化姓),悄然现身重庆市福彩大厅兑奖处,从容领走了那份“备受期待”的大奖。面对这份突如其来的惊喜,他选择“保密”处理,决定“暂时不告诉家人。”彩民唐先生凭借一张20元的“单式10注”彩票,不仅赢得了一等奖,还额外摘得1注一等奖特别奖,多分了250万元奖金,拿下总奖金834万元。“逛完超市后,看到附近有家福彩站,就进去机选了10注,没想到就中了!”据了解,唐先生从事外贸行业。对于这份“超级大奖”,他在惊讶之余更多的是感慨,“这么多年的坚持终于有了结果,真是运气来了!”对于这笔巨额奖金,唐先生有自己的打算。我想暂时不告诉我孩子,希望他能继续努力,靠自己拼搏几年!”“望子成龙”的他,希望将这份奖金当作紧急情況时的“后盾”,而不是成儿子“躺平”的借口。
(12.19潇湘晨报)
短评:
父爱如山,沉默无声。
4.男子跨境卖盲盒月入超10万元
近年来,国内潮玩企业加速出海开疆拓土,带动了盲盒在海外市场风靡。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年轻人通宵排队,原价99元人民币的隐藏款被炒至近十倍价格。在越南做跨境电商直播的顾磊明透露,创业仅两个月时间,就已实现月入10W+的目标。但由于越南跨境电商大多采用货到付款模式,这也意味着需要面对高退货率风险。另一位在泰国卖盲盒的电商从业者表示:“不建议现在入局,竞争太多了,基本没有多少利润。”
(12.19封面新闻)
短评:
脱贫致富新出路。
5.佳木斯黑悟空雪雕自带苹果肌
12月17日,佳木斯冰雪大世界上线了“黑悟空”雪雕,自带八块腹肌和引人注目的“苹果肌”,12月18日,黑龙江佳木斯的“黑悟空”雪雕被嘲憨厚,景区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这个雪雕还是半进化的,似仙非仙,似兽非兽,正在重新装饰。连夜修脸后......雪雕师本人回应:“还没完工,拍摄角度不同效果也不同。”
(12.19北京日报)
短评:
低情商:丑。高情商:憨厚。
6.900多吨智利车厘子来了
12月17日,上海口岸今冬首艘“车厘子快线”货船运抵,900多吨智利车厘子完成海关查验放行,投入上海及长三角区域水果市场。据了解,之前抵达上海的智利车厘子多为空运方式,运输成本较高、货量小,价格偏高。本周起,伴随着海运车厘子的大量到货,预计价格还将持续下探。记者在江苏南京一果品市场了解到,今年10月底首批智利车厘子上市以来,当地市场批发价格就出现明显下降,平均降幅在20%左右。
(12.18央视财经)
短评:
嘻嘻终于要实现车厘子自由咯。
新闻快评
1.400元买到个人信息转手卖8000元
近日,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检察院依法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蒋某提起公诉。据检察机关介绍,2023年8月,蒋某在网上偶然结识了可以查询个人信息的上家,起初他并不相信,于是便将小区里某辆车的车牌号发给了上家,让对方查询车主的手机号码,在支付费用后,仅过了10分钟,上家就将信息发给了蒋某。于是蒋某拨打此号码联系车主,一番验证后,确认是真实的信息,蒋某不禁欣喜。在那之后,只要有私家车主占了车位,影响到自己进出,蒋某便通过上家查询对方的手机号,然后再沟通挪车,前前后后查询了六七次车主信息。“我是不是可以查询别人的信息,然后再转手卖出……”在掌握了这条“便捷”的渠道后,蒋某暗自思忖。
男子吴某和女朋友分手后,看到了对方在朋友圈中晒出和陌生男子的合影,情绪激动之下,便在社交平台上留言,询问是否有人认识该陌生男子。蒋某恰好看到了这条信息,于是便私聊吴某,表示自己有能力帮他查到想要的信息。“身份证号、工作单位……只要花钱都能买到。”蒋某说。吴某便将手中掌握的信息提供给蒋某。只用了一个小时,蒋某便花费400元从上家那里购买到了相关信息,转手以8000元的价格将信息卖给了吴某。吴某本是抱着尝试的心态,却没想到查询到的信息如此具体和准确,震惊之余,吴某也意识到此类行为可能涉嫌违法犯罪,遂前往派出所举报。警方经侦查后,于2024年1月将蒋某抓获归案。
(12.17澎湃新闻)
快评:
蒋某最初因车位被占,为获取车主手机号以便沟通挪车,多次通过上家查询他人信息,随后竟萌生转手卖出获利的念头。这种从偶然为之到故意为之的转变,体现出其法律意识的淡薄以及道德底线的失守。在信息时代,公民个人信息受法律严格保护,任何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等行为均构成犯罪。
后吴某因情感问题寻求蒋某帮助查询前女友合影男子信息,从尝试心态到震惊于信息的准确性,最终意识到行为涉嫌违法犯罪并主动举报,这一转变值得肯定。其举报行为不仅及时阻止了信息的进一步非法传播和可能导致的更严重后果,也为警方侦破案件提供了关键线索,彰显了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打击此类犯罪具有积极意义。
此事件中,从社会层面来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危害深远。一方面,严重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使公民个人生活遭受无端干扰,如本案中车主手机号等信息被随意查询和使用,车主的隐私被公然侵犯。另一方面,此类行为易滋生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如诈骗、敲诈勒索等,给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许多网络诈骗案件正是犯罪分子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精准诈骗,导致受害者遭受重大经济损失。
为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需多管齐下加强防范。个人要增强信息保护意识,妥善保管好自己的信息,不随意向不可信的人或平台透露,如在网络注册、社交互动等过程中谨慎提供个人信息。企业作为信息收集和使用的重要主体,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护制度,防止用户信息泄露。执法部门要加大对此类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侦查技术和能力,加强部门间协作配合,形成打击合力,同时,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公众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认知,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2.男子发布危险驾驶视频博流量
近日,重庆警方接到报警称,一男子发布一段“从行驶中的车辆下车”的短视频,并配文挑衅交巡警。接到举报后,民警找到了驾驶员蒋某,蒋某见到警察后说:“(视频)删了,已经删了”。最终,蒋某因故意遮挡机动车号牌上路行驶、非法改装、不安全文明驾驶的违法行为,被处罚900元扣12分。
(12.17央视新闻)
快评:
蒋某的行为看似是一时的冲动与戏谑,但其背后反映出的是对法律的漠视和对交通安全的极度不负责任。故意遮挡机动车号牌上路行驶、非法改装车辆以及不安全文明驾驶,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交通规则,更将自己与其他道路使用者置于危险之中。在道路上,每一个交通法规都是用鲜血和教训换来的,其目的是保障公众的出行安全和交通秩序的顺畅,绝不容许被随意践踏。
从蒋某见到警察后的反应来看,他显然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却仍抱有侥幸心理,以为删除视频就能逃避责任,这是对法律威严的严重误判。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执法手段的进步,违法违规行为越来越难以遁形。任何试图挑战法律底线的行为,最终都将受到应有的制裁。
此事件也警示我们,交通安全关乎每一个人,作为驾驶员,必须时刻保持对法律的敬畏之心,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摒弃不良驾驶习惯和违法改装行为。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当加强对交通安全法规的宣传教育,提升公众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有序、文明的道路交通环境。只有当每一个人都自觉遵守法律,出行才能更加安全,社会也才能更加和谐稳定。
3.男子坐轮椅在高速疾驰
2024年12月15日,海南三亚一名男子坐在轮椅上在高速公路上疾驰,速度达到每小时六七十公里。拍摄者表示,当时自己的车速约为80公里/时,两人几乎齐头并进。此外,拍摄者注意到男子似乎还在用手机查看导航。
多个地方公安局和交通安全机构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设计最高时速低于七十公里的机动车,包括轮椅,不得进入高速公路。呼吁大家遵守交通规则,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12.15羊城晚报)
快评:
从安全角度来看,高速公路上车速快、车流量大,轮椅的稳定性和防护性能远不及机动车,在高速上行驶极易引发严重交通事故,不仅危及自身安全,更会威胁到其他车辆和乘客的生命安全。
从法律层面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设计最高时速低于七十公里的机动车,包括轮椅,不得进入高速公路。该男子的行为明显违反了交通法规,是对法律尊严的漠视。目前,电动轮椅的使用规范和管理措施相对滞后,存在法律空白,这也使得此类行为显得更为突兀,同时也给执法带来了一定难度。
为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相关部门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电动轮椅等特殊交通工具的使用范围和限制条件,并加强对生产企业的监管,确保产品质量与安全标准。同时,社会各界需共同努力,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特别是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引导大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Copyright© 2020 文化传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