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媒体与学校» 【中国社会科学网】张勇: 建设新形势下中国特色劳动经济学

【中国社会科学网】张勇: 建设新形势下中国特色劳动经济学

[发表时间] 2018-05-28           [浏览次数]

  中国社会科学报青岛5月27日电 (记者张清俐 通讯员刘鹏程)5月26日,由中国劳动经济学会主办,青岛大学劳动人事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届劳动经济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山东青岛举行。与会学者围绕新形势下中国特色劳动经济学科建设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

 

  中国劳动经济学会会长张车伟表示,中国经济社会现实以及劳动经济学科理论均发展到了新的历史阶段,这对于学科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劳动经济学教材体系建设要遵循三大原则: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二是吸纳国际成熟的劳动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三是紧密结合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等现实问题。上述原则亦构成了中国特色劳动经济学教材体系的核心要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院长冯喜良认为,新经济形态和技术革新催生了灵活雇佣模式的发展,灵活雇佣中的劳动者权益保障,以及灵活雇佣模式的健康发展等问题,亟待劳动经济学者开展更深层次的研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管理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张勇表示,振兴劳动经济学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经济理论体系的需要。高校应围绕“政治素质过硬、劳动情怀深厚、专业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劳动经济学科教育教学新方式。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