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媒体与学校» 【中工网】“民心相通:‘一带一路’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究成果发布会”在京举办

【中工网】“民心相通:‘一带一路’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究成果发布会”在京举办

[发表时间] 2018-06-11           [浏览次数]

  中工网讯 6月10日,“民心相通:‘一带一路’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究成果发布会在京成功举办。来自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社科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网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商务部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和我校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共60余人参加了发布会。

 

  发布会上,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的5位专家进行了成果发布。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乔健以《中资企业投资“一带一路”国家劳动关系风险防范研究》为题作研究成果报告,认为劳动关系合规管理、形成完善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在企业管理中植入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理念和做法,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民心相通”的重要保障。研究员李文沛以《“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境外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为题作报告,提出三类适用于不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合作模式,以调和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和地区劳务交往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同时,为丰富法律合作模式的内容,以三方协调机制为借鉴对象,形成政府、工会、企联三方主体的模式运行建议。研究员张原以《就业与减贫:“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基础》为题作报告,指出中国对沿线国家的投资能够带来正向就业效应,并且与投资领域、各国产业结构及“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有关;中国对“一带一路”投资与援助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应进一步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双向投资协作,提升合作开发的就业和减贫作用,夯实“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社会基础。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委兼宏观研究部主任、首席研究员贾晋京发布了《“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报告》以及《乘风破浪 行稳致远:上海合作组织十七年进展评估》两个成果报告,详细阐述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取得的不凡成就以及面临的诸多挑战,并为保障上海合作组织平稳发展提出政策建议。宏观研究部研究员刘英发布了《“一带一路”与上海合作组织:关联、实践与走向》的报告,论述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与“一带一路”的内在联系与实践、成员国间共建“一带一路”的总体情况、与“一带一路”在安全、经贸、人文等方面的合作,并就“一带一路”如何促进上海合作组织开创新格局提出政策建议。

 

  会上,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中心一所立足工会,面向社会,致力于服务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服务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高校智库。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是一所把脉金融,钻研学术,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大众的特色新型智库,在宏观经济、治理现代化、互联网金融、银行改革、小微金融等领域都具有国内领先的政策研究水平。(闻凤辰)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