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校新闻» 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中心召开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中心召开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发表时间] 2017-07-01           [浏览次数]

  7月1日上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中心召开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学校党委书记兼研究中心理事长屈增国,校长兼研究中心主任刘向兵,中华全国总工会网络工作部副部长、研究中心理事彭恒军,原辽宁省大连开发区总工会主席、研究中心理事苗丰仁,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中心理事伍聪,京东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研究中心理事龙宝正,副校长、研究中心理事刘玉方,副校长、研究中心理事刘丽红,科研处处长、经济管理系主任、研究中心理事燕晓飞,劳动关系系主任、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乔健,工会学院副院长、研究中心副主任叶鹏飞,图书馆馆长、研究中心副主任吕明涛等校内外领导、专家参加了理事会。会议由研究中心主任刘向兵校长主持。

 

 

 

  屈增国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此次理事会的召开标志着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中心正式开始运作。屈书记强调,全总领导对学校智库的建设发展高度重视,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把研究中心建设成为统筹学校科研工作的重要平台。屈书记要求,研究中心要凝聚校内外特别是智库学术委员会的研究力量,以当前的重点、热点问题为突破口,做出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为全总和中央提供政策建议与智力支持。

 

 

  刘向兵校长总结了理事会达成的三方面共识:一是学校开展智库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二是智库研究的选题不在多而在精,要集中力量沉下心来做研究;三是在制度建设如成果审核、资金支持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他强调,学校要实现快速发展,必须在学术研究、学科建设方面有所作为,智库建设是学校在“十三五”期间的重要抓手,我们要坚定信心、克服困难,通过不懈努力让智库起步,让科研腾飞。

 

  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燕晓飞介绍了研究中心的成立背景和运行情况,叶鹏飞汇报了研究中心智库成果的激励制度,乔健汇报了研究中心的发展规划及2017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会上,各位理事对研究中心的工作建言献策。彭恒军理事指出,研究中心要处理好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学术的社会评价与智库特色成果评价、学术话语与政策话语三种关系,建议研究的选题要少而精。苗丰仁理事建议研究中心要立足劳动关系和工会工作现状,坚持问题导向,既做常规的工会工作研究,也要对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强调进行文化型工会建设研究。伍聪理事对中心的具体运作给出了六项建议:处理好智库成果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建立智库小平台来整合研究力量的大网络、充分发挥专职人员与兼职人员的作用、通过灵活的财务机制给予智库资金保障、有效将学术研究转化为智库成果、完善智库“成果购买制”。龙宝正理事建议研究中心在理论研究之外,也多关注具体的现实问题,如广大快递员的权益保障等。刘玉方理事提出,研究中心要明确前瞻性、战略性和应用性的研究定位,逐步开展状况研究、关系研究、组织研究和国际研究。刘丽红理事对研究中心的经费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并建议研究中心也要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劳动关系与工会相关问题的研究。

 

  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中心成立于2016年12月28日,并于2017年6月10日在中华全国总工会举行了揭牌仪式,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李玉赋出席揭牌仪式并为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中心揭牌,全总党组成员尹德明出席揭牌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心宗旨为:立足工会,面向社会,致力于服务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服务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前主要聚焦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会改革创新三大核心领域,已形成一支多学科的研究团队,并以大国工匠与劳动模范研究所等校级研究机构为重要支撑。

 

(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