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校新闻» 首届"中社杯"全国大学生社会服务实践技能大赛决赛在我校举行

首届"中社杯"全国大学生社会服务实践技能大赛决赛在我校举行

[发表时间] 2025-05-19           [浏览次数]

5月16日至18日,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指导下,由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和全国智慧社会工作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主办,我校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社会工作实验教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高职高专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企业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民政职业大学联合承办,美亚联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大赛技术支持的首届“中社杯”全国大学生社会服务实践技能大赛决赛在我校举行。



5月16日晚,决赛开幕式在我校致远楼大礼堂举行。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赵蓬奇,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马凤芝,MSW教指委秘书长、北京大学教授刘能,中国社会工作学会秘书长邹学银,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廖光力,民政职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何振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监事、教授王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原副会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陈树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执行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赵一红,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王红卫,美亚联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标,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丽红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复旦大学教授顾东辉主持。



赵蓬奇理事长在致辞中表示,大赛聚焦社会服务领域的实践与创新,助力青年学子锤炼服务技能、践行社会责任,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马凤芝会长指出,社会工作是增进民生福祉、创新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大赛响应国家战略,引导青年学子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实现专业本领的提升,在深耕服务的过程中为社会发展贡献智慧,是赋能社会工作社会服务领域人才成长的重要举措。



何振锋副校长表示,民政职业大学作为民政人才培养基地,充分发挥民政人才培养优势,积极推动产教融合,助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刘丽红副校长表示,学校作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和教育部共建高校,立足工会传统优势,积极探索“工会+社工”“劳动+社工”的融合模式,在工会社会工作方向创新基层治理服务路径,始终将解决劳动者现实需求作为基本的教学和研究导向。她强调,大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推动培养更多“懂理论、精实务、善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大赛决赛设置“方案设计”和“团队答辩”两大环节。各参赛团队同台竞技,各展所长,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用智慧和行动诠释了社会服务的深刻内涵。


      


      


      


经过激烈角逐,大赛决出专科赛道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本科赛道一等奖6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2名;研究生赛道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8名。我校参赛团队“达不六队”获得本科赛道三等奖;“萤火温度,与爱同行”团队获得研究生赛道二等奖;我校社会工作学院教师叶鹏飞、王晓慧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奖。












5月18日上午,大赛闭幕式举行。



赵蓬奇理事长、马凤芝会长、邹学银秘书长、何振锋副校长、顾东辉副会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原秘书长史柏年、陈树强教授、民政职业大学社会工作学院院长赵学慧、姜标总经理、刘丽红副校长、李珂副校长等领导出席闭幕式。



陈树强教授对赛事技术亮点与整体表现进行点评,肯定大赛各参赛团队在应急反应、理论应用和答辩展示中的专业优势,同时提出改进建议,加强实务场景与理论工具的精准适配,推动社会服务从经验型向循证型模式升级。



顾东辉副会长代表大赛组委会作总结报告。他指出,本次赛事具有“高、大、长、严、特”五大创新维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是衡量城市文明的核心标尺,社会工作专业通过“改变个人困境—优化社会环境”双路径实现社会正义。希望学生以赛事为起点,深化“专业精进+跨界协同”能力,在反思中践行“知行合一”的服务理念,助力构建温暖共融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何振锋副校长表示,大赛吸引200余所高校学子以创新方案、实践智慧展现社会服务担当,赛事为院校深化产教协同育人提供了范本,呼吁政行企校合力探索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新路径。



李珂副校长表示,大赛以中华全国总工会百年华诞为时代坐标,以“站位高、立意远、影响大”的定位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通过“以赛促学”机制深化实践育人,展现青年学子在基层服务中淬炼的专业价值。多方协同构建的全链条保障体系,为大赛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希望继续拓展校社合作深度,为民生福祉培育知行合一的创新型人才。





闭幕式上,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出席的领导嘉宾为获奖团队颁奖。为表彰志愿者在赛事服务中的无私奉献精神,刘丽红副校长代表大赛组委会为志愿者颁发证书。本次大赛还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颁发纪念证书,我校与民政职业大学等6家单位获得突出贡献纪念证书,王晓慧等16名工作者获得特殊贡献纪念证书。



本届大赛聚焦社会服务前沿,为全国大学生搭建了一个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平台,是深化产教融合、赋能实践育人的创新探索,对推动社会工作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大赛历时近1年,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就”为理念,吸引4000余名师生、760多支代表队、260多所高校参与,历经初赛与复赛的层层选拔,专科、本科、研究生赛道共计62支参赛团队最终晋级决赛。决赛期间,我校承办本科及研究生赛道51支团队、民政职业大学承办专科赛道11支团队的现场赛事组织工作。



(社会工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