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国家对特殊人才培养的需要,我校于2013年招收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经过4年的辛勤耕耘,目前MPA 培养设置已从两个培养方向发展到劳动关系、工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管理四个培养方向,在校生119人。
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指导下,研究生处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遵循“学术引领,德才并育”的工作思路,以培养德才兼备人才为目标,努力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推进我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成立研究生处党支部。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研究生规模扩大的新情况和新要求,经党委常委会决定,成立研究生处党支部,调任一名党总支副书记负责研究生思想政治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为研究生党支部各项工作的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研究生党建和团建工作。
研究生学生党支部委员会完成换届选举工作,经过制定选举方案、酝酿产生委员候选人等程序,选举赵莹为党支部书记,朱海波为组织委员,唐思为宣传委员。
成立研究生团总支,在干部的选拔上,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及“注重能力和实干精神”的原则,以学生投票为基础,结合研究生处考察,选举赵莹为团总支副书记,时文超为团总支副书记;黄理朋为团总支宣传部长。
三、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我校研究生培养方案明确规定《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共32学时,2学分。为了增强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实效性,研究生处与相关教学部门确定8个主题的系列讲座主题,以讲座的教学形式,聘请相关领域专家及优秀教师授课,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
四、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
为了全面推进研究生素质教育,研究生处注重在日常教学中培养研究生严谨求实,细致入微的研究精神。在学位论文答辩环节,严把选题、论文评审、答辩三道程序,尤其是在论文评审这一检查论文质量的重要关卡,制定并实施《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办法》、《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处理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严明学术纪律,加大对研究生违反学术纪律行为的教育和防范力度,培养研究生“诚信做人、诚信做事、诚信做学问”的理念,使之成为优良科学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
五、关注研究生思想动态与心理健康辅导。
(一)为使2016级新生尽快适应研究生的学习生活,研究生处组织学生梳理《中国劳动关系学生学生手册》的相关内容,为其详细解读研究生培养、学位授予以及奖助勤等政策,帮助学生在熟悉校规校纪的基础上,有计划的开展研究生阶段学习。
(二)在组宣部的协助下,组织2016级新生参观校史馆,让研究生深入了解学校发展历程,加深对学校的整体认识,增强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三)MPA研究生大多数学习与工作兼顾,在学习生活、专业研究、就业创业、婚恋家庭等方面承受的心理压力很大,研究生处为准确分析和把握研究生心理健康,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的协助下,对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做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六、采取多种形式,营造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
研究生处为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借助开展文化、艺术、体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多层次载体优化育人环境,发挥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一)为了锻炼学生的体能素质,同时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研究生处组织学生参加第三十届春季运动会,经过共同努力,研究生展示了团结拼搏、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二)组织2015级和2016级研究生参加学校2017年元旦演出,经过半个月的精心排演,以一曲《相亲相爱一家人》表现研究生团结互助、和谐友善的同学情谊,以及对学校深深的热爱,同学们在学校为研究生团学文化活动搭建的平台上,记录下研究生学子们青春的身影
七、完善奖助体系,做好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定及各项总结评比工作。
修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奖助学金管理办法》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暂行办法》,严格按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助学金等相关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实施评奖评优工作,明确评比导向,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学业、在校表现等量化综合评价,保障评审过程公开、公平、公正。
八、强化研究生实践教育环节。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已纳入我校研究生培养方案, 作为必修学分,力求做到有计划、有规范、有考核。同时,研究生处积极拓宽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 建立社会实践保障体系,加强研究生职业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今后,研究生处将在学校党委领导下,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促进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发展,努力构建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工作体系,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