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党建思政

研究生处围绕《中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落实

  根据《中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研究生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做实做细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在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工夫,力求把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培养全过程,促进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协调发展,稳步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逐步建立

  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在组织部、宣传部、团委、党政办公室、保卫处和后勤管理处等职能部门的配合下,逐步形成了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研究生处总支书记、研究生领域负责人、研究生班主任、研究生秘书和导师为主体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同时,“学校—研究生处---培养院系—学生自治组织”的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形成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合力。

  二、稳步推进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建育人功能

  在党委组宣部的指导下,积极开展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入党程序,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日常考核与培养,切实发挥研究生处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一年来,15级宋宜航、苗和平、关佳佳,16级黄理朋、陈杰琬,17级孔祥成、何爱敏等同学 [微信图片_20171121190934] 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组织考察,黄理朋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组织师生参观“砥砺奋进的5年”大型成就展,引导师生树立“四个正确意识”强化“四个自信”;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凝聚支部力量。

  三、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的相关制度

  有针对性地制定完善研究生日常教育与管理的相关制度,如:《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试行)》(校研字[2017]6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研究生考试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罚规定》(校研字[2017]8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研究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暂行办法》(校研字[2017]9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优秀研究生干部评选办法(试行)》(校研字[2017]11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研究生会章程》(校研字[2017]12号)等,确保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

  学校研究生培养方案明确规定《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共32学时,2学分。为了增强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实效性,研究生处与相关教学部门确定8个主题的系列讲座主题,以讲座的教学形式,聘请相关领域专家及优秀教师授课,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

  五、加强研究生学风培养及学术道德规范建设,在研究生学术活动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打造研究生“名家讲坛”系列讲座,邀请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张恒顺、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等校内外学者教授与政府部门的官员为学生开设学术课堂。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促使研究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眼界来观察认识世界、洞悉了解国情,认识和处理劳动关系协调与工会工作领域内的实际问题,培养研究生的公共责任意识和公共人文情怀;完善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要求,加强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并将其纳入学校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开展以“论文写作与规范”为主题的科学精神与学风建设讲座,强化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意识培育,加强学风建设。

  六、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

  (一)强化研究生实践育人环节,将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必要环节,形成长效机制。积极拓展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建立社会实践保障体系,安排必要的研究生社会实践专项经费。如:研究生结合个人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以科研报告、专利等形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并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二)为加强研究生责任教育、使命教育,提升凝聚力和荣誉感,做好开学典礼、入学教育、毕业典礼等工作,并鼓励研究生参与志愿服务。

  七、借助开展文化、艺术、体育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发挥研究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组织研究生参加学校第31届运动会,并获得团体总分第2名和 “体育道德风尚奖”,增强了研究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组织研究生参加2018年元旦演出,以《阳光路上》在学校为研究生团学文化活动搭建的平台上,展现研究生学子们青春的风采。

      

  八、完善奖助体系,做好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定工作,努力解决研究生的实际问题

  (一)按照相关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实施评奖工作,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学业、在校表现等量化综合评价,保障评审过程公开、公平、公正。2017年,2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52人获得学业奖学金,28人获得优秀入学奖学金,发挥了榜样带动的积极作用。

  (二)做好助学金和困难生贷款的管理,解决研究生的实际问题;会同学校相关部门推进“助管”“助教”岗位管理,发挥研究生在学校教育管理和自我教育中的作用,2人在继续教育学院任“助教”、 6人在干部培训学院等助管岗位工作。

  九、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素质

  研究生大多数学习与工作兼顾,在学习生活、专业研究、就业创业、婚恋家庭等方面承受的心理压力很大。面对研究生心理发展的特殊性,为准确分析和把握研究生心理健康,研究生处依托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对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设立年级“心理委员”,完善“及时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的工作机制,努力提升研究生的心理素质。

  十、加强研究生兼职班主任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规范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根据学校班主任工作条例,制定《研究生班主任岗位职责》,研究生班主任负责本领域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业指导工作,研究生处协同相关部门加强对研究生班主任的聘任、管理和考核工作,不断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十一、加强研究生宿舍安全文明创建工作

  开展以规范研究生宿舍安全卫生、宿舍文化建设等为重点的“安全文明宿舍”评比,做好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督促研究生做好宿舍环境卫生,加强宿舍安全防患意识,丰富宿舍文化,构建和谐文明校园建设。

  十二、加强学生会、团支部、班委会的自治体系建设

  明确相关职责,进一步激发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做好优秀班干部评选,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班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研究生处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凝聚共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