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道出了做学问、做教育的本质——真,人文的“真”即为“诚信”。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道德,养成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的工作要求,研究生处认真落实各项教育活动。
一、新生入学教育中开展学术规范和道德教育
良好的学风和高尚的学术道德,是研究生必备的思想素质。研究生处高度重视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与学风建设,在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中,对2017级新生进行《研究生手册》宣讲,指导研究生认真阅读学习《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处理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办法》等规章制度,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学风氛围,希望其能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拥有美好的研究生学习生涯。
二、举办“如何更好的使用图书馆资源”专题讲座
为增强17级研究生新生对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的了解和有效利用,并掌握与专业契合的使用检索方法,研究生处于10月17日下午在综合楼314教室举办“如何更好的使用图书馆资源”专题讲座。
图书馆参考咨询部主任、文献检索教研室副主任吴淑娟老师首先指出图书馆信息资源在丰富研究生生活、深化课题学习、完善学位论文、助力学业提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然后,通过远程遥控PPT的方式,针对资料查询、信息检索等方面的内容,她为研究生全面介绍学校图书信息资源系统,并示范如何通过图书馆查询系统查找对论文研究有帮助的优质资料。
本次讲座不但丰富了研究生在电子图书使用、文献检索等方面的知识,还提升了获取信息的速度与准确性。讲座结束后研究生纷纷表示对讲座内容充满兴趣,研究生处安排这样的讲座十分及时,对其学习及课题研究具有促进作用。
三、举办“学位论文写作与规范”专题讲座
为加强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的规范性,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处于11月17日下午,邀请赵健杰教授在北京校区阶四教室举办“硕士论文写作与规范”专题讲座,2016级、2017级60余名研究生前来聆听。
赵健杰教授立足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时代背景,结合自身学习和工作的体会,以诸多具体实例为引,从研究要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理论研究要树立问题意识以及论文的基本结构框架等方面,就如何科学选题、如何运用研究方法开展研究以及如何写作、修改论文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讲解,并鼓励研究生要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摒弃学术不端行为,牢固树立家国情怀。讲座内容丰富、实操性强,为研究生撰写和发表科研论文提供了全面指导。
四、组织研究生学习《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简明读本》
根据北京市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提出的工作要求,研究生处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简明读本》分发给每一位研究生,内容包括学术道德规范、科研活动中的不端行为、科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通过学习,研究生不仅了解到科学建设和学风建设的重要性,更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研究生必须遵守学术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和准则。
研究生处通过组织上述教育活动,力求创新学风培育方法,提高学风建设工作的实效性。相信研究生在学习和工作中,一定会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实事求是,勇于创新,为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