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

undergraduate
admission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专业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修业年限:四年

培养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政治素质过硬、劳动情怀深厚、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基本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身心健康,适应基层工作需要,能够在党政机关、工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组织、党建、群团、思想政治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师资情况及名师介绍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3名,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5人,5人为硕士生导师,20人具有博士学位,多人具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学院教师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党的十八大代表、北京市教学名师、民盟双百人才、中工学者、未来卓越学者等荣誉。教学团队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北京市思政优秀教学团队、北京市重点优质课程、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北京市精品教材团队等众多荣誉。


刘玉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原副校长,二级教授,中工学者,硕士生导师,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北京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审核评估专家,教育部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长江学者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企业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副会长、全国高校质量监测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曹凤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全面工作、教授、哲学博士、MPA研究生导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术委员、中工学者、特殊贡献奖、民盟双百人才、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所所长、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伦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伦理学会理事、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理事、特邀研究员。在《光明日报》《哲学动态》等权威报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编的《企业文化学概论》成为“十二五”高校应用型特色规划系列教材,同名课程荣获北京市重点优质课程。十二次荣获中国伦理学会、中华全国总工会、以及学校优秀著作论文奖。获得“十三五”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课程设置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两类。其中,专业必修课程占比最高,共计22门课程50学分,涵盖伦理学概论、法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共产党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政治学原理、社会学概论、逻辑学概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导读、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等。专业选修课程14门,具有学院特色的课程有:组织文化与宣传教育、职工文化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模范 大国工匠面对面等。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帮助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技能与方法,为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学科特色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以打造高水平本科专业和培养特色专业人才为目标,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复合性、应用型人培养途径为切入点,以培育熔铸工会理论和劳动实践底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特色为抓手,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总体思路,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扎实、新时代劳动情怀深厚、专业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建设立足工会、服务社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本科专业。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