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

undergraduate
admission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业名称:劳动与社会保障(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修业年限:四年

培养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  


人才培养目标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公共精神、创新精神、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劳动情怀,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科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理论知识、技术与方法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专门人才,毕业生适合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及其他社会组织从事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工作以及科研教学工作,或在相关专业继续深造。


师资情况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人,分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首都经贸大学,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7人、讲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人。5位教师有海外访学和留学经历。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全国总工会等省部级课题数十项,多项研究报告得到全国人大领导、国务院领导、民政部领导的批示。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多位教师获得学校“教学十佳”和“科研十佳”称号。


课程设置

专业核心课程:管理学、宏观经济学、社会学概论、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险学、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社会保障国际比较、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专业特色课程:国际劳工标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争议处理实务、社会保险实务。


学科特色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成为“劳动+”、“工会+”特色学科体系的重要支撑,2020年入选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前沿相结合、规范与特色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及科学研究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工作的专业能力、实操能力和综合素质。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在 96%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