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校新闻» 学校召开“中国工运文库”建设研讨会暨启动仪式

学校召开“中国工运文库”建设研讨会暨启动仪式

[发表时间] 2018-05-12           [浏览次数]

  5月11日上午,学校在北京校区图书馆召开“中国工运文库”建设研讨会暨启动仪式。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向兵,全国总工会研究室副主任王娇萍,工人出版社副社长马东旭,学校党委常委燕晓飞、杨冬梅出席研讨会。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工人出版社等单位和我校的近30位专家学者、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图书馆工作人员参加了研讨会。

 

 

  刘向兵校长在致辞中,代表屈增国书记、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对各位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结合学校的悠久历史、办学特色和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建设“双一流”大学的目标,他指出,中国工运文库的建设学校是以图书馆为中心,集结各方面资源和优势,举全校之力、举校内外之力,建设特色一流高校的一个重要举措。希望图书馆以中国工运文库的建设为机遇,深化“特色强馆和服务立馆”的工作,为工会事业的传灯续薪,为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劳模班学员回信精神做出贡献。党委常委燕晓飞和杨冬梅分别致辞,一致表达了对中国工运文库建设的祝贺、感谢和支持,肯定了文库建设的重大意义。

 

 

  会上,图书馆馆长吕明涛向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详细介绍了中国工运文库的建设情况,用“五个一”概括了中国工运文库的建设思路:一个实体文库、一个学术交流会议、一个中国工运口述史研究中心、一个中国工运文库暨劳动关系和工会特色学科联盟服务平台、一个书系——《中国工运文库口述史系列丛书》。

 

 

  与会领导、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就中国工运文库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全总研究室副主任王娇萍对全总政策研究室资料室的情况进行了梳理,强调了史料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价值,认为在史料保存和开发利用方面,文库建设的意义和责任重大;工人出版社副社长马东旭高度肯定了文库建设的意义,并表达了合作意向;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宋姬芳结合人大文库的建设经验,从举办专题展览、挖掘每一本特藏背后的故事和利用藏品做专题讲座三个方面,为文库资源利用提出建议;清华大学图书馆特藏部主任袁欣以《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浅谈清华特藏建设》为题,密切结合清华特藏的发展实践,介绍了清华特藏的发展思路;中华女子学院图书馆副馆长邵娟带来刚刚出版的第17卷《中国妇女口述历史丛书——女知青卷》,希望在今后的专题和学习中加强联系;中国女性图书馆办公室主任李惠波以《妇女口述资料持续收集模式探究》为题作了相关发言;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京师文库负责人肖亚男通过京师文库网站向与会者展示了京师文库的建设发展情况;工运学者王永玺从工运史专业研究需要的视角,指出中国工运文库建设的重要性,并就文库征集文献资源的内容范围、种类、渠道等提供了思路和线索;工运学者冯同庆对中国工运文库的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建议深入挖掘工运文库中相关文献资源的内在价值。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中国工运文库今后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智慧支持。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