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办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工运史专题研讨会
7月14日上午,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迎接中国工会十七大的召开,学校在北京校区办公楼四层会议室举办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工运史专题研讨会。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张茂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学校党委书记屈增国,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向兵,党委常委、当代工运研究所所长杨冬梅,以及来自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工人出版社、我校及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等多家科研机构与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30余人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刘向兵校长主持。
张茂华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工会工作也取得了辉煌成绩。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学校召开此次研讨会,回顾与思考中国工运史事业的发展,梳理成绩,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展望未来,对推进新时代工会改革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做好工运史的研究,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工运事业时代主题、深化工会改革创新、推进工运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他要求,研究中国工运史,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总结中国工人运动的光荣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发展成就和经验,弘扬工人阶级和工会的优良传统,发挥工运史资政育人的作用,为新时代党的工运事业的发展服务。一是要抓好重大项目的立项和研究工作;二是要抓好培训和普及工作;三是要抓好研究平台搭建工作。
刘向兵校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这次研讨会是一个主题凝练、观点新颖、真知灼见相互呼应的会议,对中国工运史研究和我校工运史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对于工运史研究重要性的认识。中国工会事业的发展,也需要从中国工运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二是研究工运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工运史研究提供了切实的指导。三是进一步提高了学校对做好工运史研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工会特色、劳动特色,工运史研究就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要在研究机构、学科建设、教学、工会干部培训等多方面加大对工运史研究的支持力度。四是学校要继续在全总的领导下参与学术界、理论界、实务界工运史的研究,推动建立工运史研究矩阵。
研讨会上,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主任吕国泉、工运研究所所长闫宇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武力研究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史研究部程连升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冯雅新教授、我校王永玺教授、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副巡视员兼北京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岳、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研究部教师孙岩、我校工会学院副院长叶鹏飞副教授和工运史教研室主任曹荣副教授分别围绕工运事业40年的发展与启示、中国劳动关系变迁40年、工业化和市场化双重推进下的工人运动、改革开放中工人阶级伟大作用回顾与展望、党建带工建促工建的思考、工会十六大以来工会工作的发展与经验、深化北京工运史研究、上海工运史研究、中国工运历史人物研究等内容发言。我校当代工运研究所所长、工会学院院长杨冬梅教授主持了研讨。
(当代工运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