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校新闻» 我校教师就“996”工作制现象接受媒体采访

我校教师就“996”工作制现象接受媒体采访

[发表时间] 2019-04-15           [浏览次数]

  近日,一名程序员在GitHub社区上建立了一个“996.icu”(即工作996,生病ICU)项目,披露部分互联网公司“996”工作制现象,引发了国内外广泛关注。我校党委常委、教务处处长(兼)、法学院院长姜颖教授和劳动关系系主任乔健副教授分别就“996”工作制现象接受了媒体采访。

 

  姜颖教授在接受《中国日报》记者的采访时指出,当诉诸法律体系保护权益时,人们可能需要付出时间、金钱、以及丢掉工作的代价,因此他们诉诸网络空间。睡眠时间被剥夺的科技公司员工这种少见的抗议让我们看到了员工维护自己权益时面临的困难,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监管,改进投诉机制。她表示,科技公司代表了国家最先进的生产力,应该有能力采用更有效的措施提高工作效率。乔健副教授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的采访时认为,无论如何都需要坚持维护劳动者的报酬权、休息权,以及职业安全和健康底线。尤其是对新就业形态,要构造和化解新业态劳动者职业伤害风险,完善适应新业态的社会保障政策,切实维护新业态劳动者基本权益。

 

  所谓“996工作制”是指员工每天早上9点到岗,一直工作到晚上9点,每周工作6天。中国的劳动法规定,员工每天工作不得超过8个小时,或每周不超过44个小时,但“996”工作制将工作时间增加到了每周72个小时。近年来,加班费、提成工资等案件纠纷迅速增长,尤其同传统的欠薪纠纷相比,与休假相关的劳动纠纷已成为劳动者主要诉争类型。

  

  (法学院 劳动关系系)